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坐稳“中国李第一品牌”“巫山脆李”底气何在
文章字数:904
    重庆市巫山县村民正在采摘脆李。

  眼下,巫山脆李销售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据重庆市巫山县果业中心预估,今年脆李整体单价较往年提升10%左右,14万余吨脆李销售额达14亿元左右,创历史新高。但巫山脆李的“雄心”不止于此——今年上市开园之际,重庆明确提出将其升级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以巫山为核心,整合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溪等区县,合力筑牢“中国李第一品牌”地位,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球影响力”的生态特色农业品牌和中国李现代产业高地。
  2014年,重庆将李子列为第二大水果后,全市李子产业开启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但脆李不耐储运、保鲜期短的特点,一度成为产业壮大的掣肘。作为主产区的巫山县持续探索突破时空限制,2022年7月,在重庆邮政协调下,中国邮政航空开通“脆李航班”,让巫山脆李实现全国1000余个城市“次日达”,消费者尝到的果子与刚采摘时口感相差无几。
  “巫山脆李”能从全国李子中脱颖而出,宣传营销是关键。近年来,通过参与“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及系列品牌推介,其先后斩获“中华名果”“全国优质李金奖”“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等荣誉,品牌价值持续攀升。今年上市前,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李品类第一,稳坐“中国李第一品牌”,成为重庆土特产的“金名片”。今年开园当天,巫山启动“水陆空铁”多式联运,无人机、机器狗等物流科技吸睛无数,让脆李再度成为“网红水果”。品牌“出圈”直接带动俏销,其溢价能力超30%仍供不应求。
  在市级支持下,目前全市“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面积达79.8万亩,产量55.6万吨,产值50.7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77.7亿元。各区县对抱团发展态度积极,但也面临挑战。重庆市善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晶认为,品牌授权后,区域生态差异可能导致品质不一,需专家筛选适宜品种,通过调整土壤有机质、菌群及微量元素含量,搭配科学用药用肥技术,确保果子品质稳定统一。
  万州区种植面积14万亩,仅次于巫山,但售价仍有差距。万州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副主任何锦辉表示,将借力市级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种培育、推广避雨设施解决雨季裂果痛点,同时加大分选、冷链物流支持,让更多优质脆李优价入市,持续擦亮“巫山脆李”品牌。
  (据《重庆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