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发布日期:
一份涉农报纸的“民众心声”
文章字数:1993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王朝阳
    中国邮政陕西合阳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承泽

    中国邮政陕西蒲城分公司副总经理解晓声

    报纸投递员张东民

    韩城孟一沟花椒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维林

    读者郭学军

    读者姚博仕

    读者田雷友

    读者李会军

  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网络虽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各类种植技术、养殖难题在手机上随搜随用,但庞杂的信息也让农户充满疑虑和困扰。因此,不少农户仍选择传统媒体,认为报纸的权威性、可靠度是网络信息无法比拟的。
  7月31日,骄阳似火,2026年度《农业科技报》发行服务工作推介会暨“点亮家乡·星火计划”启动仪式在陕西渭南举行,50余名渭南地区的邮政公司、《农业科技报》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及读者、涉农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报纸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三农”领域的权威报纸,《农业科技报》扎根“三农”24年来,将无数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送入田间地头,成为万千农户的“田间智囊”。新时代里,农户的信赖更成为这份纸媒进村入户的最强底气。
  中国邮政陕西合阳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承泽表示,邮政合阳分公司与《农业科技报》的合作,是深化服务“三农”、推动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务实举措。双方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组织人员田间推广、依托邮政网络保障投递、开设绿色订阅通道、联合农技专家办讲座等方式,成效显著。希望探索更深层次合作,以“邮政渠道+优质内容”模式,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让这份“惠农精神食粮”惠及更多农民。
  中国邮政陕西蒲城分公司副总经理解晓声介绍,公司多年来在《农业科技报》推广征订中创新举措,成效显著。对于征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晓声认为,希望针对中老年依赖熟人推荐、年轻人偏好数字渠道的特点,开发订阅同步推送电子版的小程序,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并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开设读者问答专栏,提升报纸附加值。
  打开报纸投递员张东民的朋友圈,满屏皆是《农业科技报》的投递剪影,转发报纸上的农技信息更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从事投递工作19年来,张东民始终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贴心服务。每天收到报纸后,他都会先仔细浏览,特意标记出冬枣种植、小麦管理、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内容推荐给农户,助力解决生产难题,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张东民常将报纸优质内容及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传播正能量,深受农户称赞。他曾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源于对农业科技的热爱,加之学习的土壤肥料知识,张东民在这份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还收藏了大量报纸资料。“我将持之以恒地继续下乡推广,期盼报纸越办越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张东民说。
  韩城孟一沟花椒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维林是《农业科技报》的忠实读者,对报纸怀有特殊情怀。作为种植大户,近年来他投身绿色有机花椒种植,而早在10多年前就通过订阅《农业科技报》获取相关信息。周维林认为,农业发展既需科技支撑,也离不开新闻媒体宣传推广,唯有加强交流合作,才能让好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大荔县赵渡镇仁兴村村民郭学军对《农业科技报》的邮发代码“51-98”熟记于心,更对这份报纸怀有深厚情怀。郭学军表示,自《农业科技报》发行以来,自己就坚持征订阅读,如今已成为习惯。这份农民喜爱的报纸涵盖“三农”的各方面,实用性强,他不仅自己订阅,还积极宣传推广。
  《农业科技报》作为专注农业领域的权威宣传平台,在推广农业品牌、助力农产品拓展市场等方面作用不可替代,正如读者姚博仕的经历所示,它已成为连接农业技术与田间地头的重要纽带。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姚博仕敏锐意识到农业科技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牵头成立科技协会。实践中,《农业科技报》成为他的“良师益友”——通过报纸的技术专栏、专家解读和案例分析,他系统性解决了当地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逐步成长为农业行家里手。如今,当地农产品产量与品质显著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赢得群众赞誉和政府认可,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田雷友与《农业科技报》结缘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铁杆读者”,曾深度参与报社推广工作的他,亲眼见证报纸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版面上的实用技术、政策解读和市场信息,如纽带般将前沿知识精准送达群众,解决了无数生产生活难题。
  读者李会军在澄城县深耕粮食种植。作为《农业科技报》多年的忠实读者,十几年来,订阅报纸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每期到手都会细学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科技知识,以及粮食市场动态。在李会军看来,报纸上的实用内容如“及时雨”,不仅帮他解决了不少种植难题,还让他在调整种植结构、应对市场波动时心里有底,真切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尽管身边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李会军仍认为《农业科技报》的价值无可替代。结合当下市场变化与农民阅读习惯转变,他建议,借助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推广,将报纸上的农业科技、种植小知识做成短视频,直观易懂,方便农民随时学习。
  “创新既能保留报纸专业性,又能跟上时代节奏,吸引更多读者。”李会军说。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