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夏季严防家畜中暑症
文章字数:924
  家畜中暑症涵盖热射病和日射病两种,是炎热夏季家畜易发病,如疏于防范或治疗不当极易引起病畜死亡。掌握两种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杜绝此病发生及救治的保证。
  发病原因:共性是机体的热反应,但所处环境不同,病畜症状也不同。
  热射病:主要是圈舍温度过高、湿度较大,家畜机体散热困难,导致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全身过热及一系列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导致处于过热环境的病畜多器官衰竭,即使没有阳光也会发生。
  日射病:主要是放牧家畜头部长时间直接暴露在强烈的日光下,导致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和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病畜表现:两种病早期症状均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不愿走路或步态不稳,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加快、呈张口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直肠温度超过40℃甚至达42℃—45℃,口渴,饮水增加。圈舍中的家畜发生热射病时,皮肤灼热。在外部阳光下放牧的家畜头部明显发烫,牛、马出汗增多或皮温升高,猪则张口喘气。中后期症状严重,病畜出现神经症状,先兴奋或狂躁,后转为抑郁或昏迷。病畜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呈蓝紫色,瞳孔散大后期缩小,肌肉震颤、抽搐、共济失调,最后倒地不起,心音微弱,皮肤及黏膜出现出血点。此时如救治不及时会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肾衰,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预防为主,为防热射病,圈舍要降低饲养密度,并通风良好,必要时安装排风扇、水幕帘降温,使圈舍温度不超过25℃。运动场要设遮阳棚,还要保证充足饮水,水温最好是10℃—15℃。调整饲喂时间,炎热季节安排在清晨和傍晚。为预防热应激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E、B以及微量元素或小苏打。为防日射病,放牧牛羊尽量避免炎热中午在无遮挡的日光下长时间暴晒,可早、晚放牧,中午赶到树荫下休息。
  治疗方法:早期发现病畜是治疗的关键,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一是将病畜移至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脱离热源。进行物理降温,即用凉水喷淋头部或全身,或用冷水灌肠。同时,检测体温,当体温降至正常(39℃—39.5℃)时停止降温。放血,对于病情较重的可以在耳尖放血,要视病畜体重决定量,大家畜(成年牛、马)可放500—1000毫升,小家畜(成年羊、猪)200—500毫升。此外,还须对症治疗,如补液、纠正酸中毒,强心、镇静、缓解呼吸困难、解热镇痛等措施。治愈后还要对病畜精心护理24—48小时。 (刘清河)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