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大棚里长出“金疙瘩”
——“头雁”左建平带富乡邻的甜蜜事业
文章字数:771
    扫码获取全文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党菲 牛博成
  7月5日清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红石桥乡西左界村的连栋大棚里,左建平正弓腰查看藤蔓上的芝麻香瓜。这位被唤作“葡萄哥”的左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头雁”学员,正用布满老茧的手编织全村致富梦。
  2013年,左建平带领120户农户成立合作社种露天葡萄,却因不懂技术屡屡碰壁——“要么疯长不结果,要么挂果酸涩”,他甚至想过解散合作社。
  转机出现在村支书带领他们取经后,更在成为“头雁”学员后迎来质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说‘设施农业是关键’,还手把手教技术。”培训像打开一扇窗:他首次知道蜜蜂授粉能提高坐果率,植物补光灯能模拟自然光,回来就带头建温室大棚。
  如今,大棚里智能“小喇叭”播报温湿度,通风器自动调节,水肥设备精准滴灌。“芝麻香瓜以前露天亩产2000斤,现在大棚种植亩产翻番,甜度还高3个点。”西左界村凭香瓜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旺季每亩收入4万元。
  目前,合作社400亩土地上,113栋日光温室、137个塑料拱棚连成片,葡萄架下套种蔬菜,香瓜棚全年耕作,“一亩地长出两亩钱”。合作社还有“一条龙”服务:统一供种、技术、包装、销售,村民互助小组帮着采摘。脱贫户左新民说:“以前种玉米够吃不够花,现在种2个香瓜棚,一年收入6万元,盖了新房买了车!”
  此外,“左界”商标成金字招牌,产品走进榆林高端商超,还通过电商卖到西安、北京。
  他把“产业链思维”落地:建冷链仓储解决保鲜难题,引进设备做深加工,琢磨“大棚研学”。“下一步要壮大特色产业,拓宽销路,完善产业链,把‘左界’香瓜打造成全国特色产业。”左建平说。
  “‘头雁’的价值,在于让更多人看到希望。”左建平说,心愿是让香瓜甜遍全国,让农户日子像香瓜一样蜜里调油。
  大棚外晚风送果香,那是奋斗与幸福的味道。在“头雁”领航下,这片土地的甜蜜事业正展翅高飞。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