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三千亿元,加大普惠金融支农力度
金融“活水” 更多更快更精准流入良田
文章字数:1603
  农忙时节,也是金融服务的“旺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久前发布通知,推动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明确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金融供给,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持续增长。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支农力度。
  提速度
  提前摸排,探索将无形资产纳入评价
  浙江金华东阳市明焕村,种粮大户陆洪平的水稻田里响起劳作“合奏曲”。田间,除草机高效作业;空中,农用无人机来回穿梭施肥。
  “种管早就用上了‘大铁牛’,无人机是今年新添的好帮手,喷药施肥更均匀,农田边边角角都能覆盖到,效率提高了好几倍。”陆洪平介绍。如今,他流转了老乡们的土地,种粮面积扩大到约800亩,为适应规模化种植,必须不断升级装备。
  赶在农忙时用上无人机,多亏了一笔及时发放的贷款。年初,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工作人员带着移动设备上门走访。“了解到我有购买无人机的需求,他们现场录入资料,将我的信贷额度提升到30万元。”陆洪平说,很快他就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了贷款,足不出户,解决了购买无人机、种子、肥料的资金问题。
  在浙江,保障资金走在前。提前调研摸排需求才能实现精准对接。“我们组建金融服务队,主动对接重点农户、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进行网格式走访调研,摸清今年种植生产的实际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为涉农贷款专列信贷额度、加大贷款投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降成本
  前两月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2%
  陕西汉中洋县双亚集团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深褐色的菜籽饼、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均匀撒在翻整后的泥土里。
  田埂上,技术员拿着平板电脑核对数据,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地酸碱度和湿度。一捆捆茁壮的有机秧苗准备就绪,即将分发给订单农户,插入田间。
  “我们不仅自己搞有机种植,还发展订单种植,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发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回收加工销售。”公司负责人周亚刚介绍。今年夏播期间,双亚集团资金压力比往年更大一些,“不仅要预付更多农户的订单款项,我们自己的种植规模也扩大到1.5万亩。”
  针对企业面临的压力,在洋县金融监管支局的组织下,洋县信用联社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发放贷款340万元。让周亚刚惊喜的是,这笔贷款成本比预想低了不少,预计为企业减少年利息支出超6万元。
  “我们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减费让利,合理厘定涉农贷款利率,确保金融政策红利有效传导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支持叠加银行让利,涉农主体融资成本进一步“减负”。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去年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9%、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2%。
  促创新
  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投入
  浸种催芽、覆土播种、暗化催芽……在重庆梁平区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的最后一批水稻种子在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上快速生长。车间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恒温暗化室的温度、湿度,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监测作业情况。
  “这条生产线今年2月刚投产,工厂化育秧比传统育秧更省时、省力。”合作社理事长李世飞介绍。“投资建设工厂花费100多万元,还要买农资。”想贷款又缺少抵押物,李世飞一度很犯愁。
  “我们有款‘富民贷’产品刚好适合您,不仅免担保,而且利率低、额度足、期限长。”在与梁平金融监管支局工作人员走访调研时,农行重庆梁平云龙支行网点负责人周东发现了李世飞的难题,马上提供了资金解决方案。以最快速度完成实地贷前调查、申请材料审核、贷款审核批复等流程,30万元“富民贷”很快到账,智能育秧产线也快速运转起来。
  眼下,各地金融部门正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金融投入,同时聚焦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范儿,加快金融创新。江苏、浙江等地针对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开发“新农人贷”“农创客贷”等信贷产品。
  (据《人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