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高温养蜂 降温防暑调群是关键
文章字数:1225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李煜强

  本期专家
    黎九洲:陕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杨凌示范区老科协副会长


  夏季持续高温给蜜蜂养殖带来严峻挑战,不仅影响蜜蜂活动与繁殖,还可能导致蜂群活力下降、蜂产品减产。陕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研究员、杨凌示范区老科协副会长黎九洲指出,蜜蜂最适宜的活动温度为15℃—35℃,超出此范围,尤其是高温时段,其生存与繁殖会受显著影响。因此,养殖户需采取科学管理措施,确保蜂群健康发展。
  防暑降温
  蜂箱通风设置:打开箱盖上的通气孔,如果箱底有气窗,也应一并打开,以促进空气流通。对于箱后壁有通风设施的蜂箱,在高温时打开,可增大气体交换量。
  蜂箱遮阳与隔热:在箱盖上用砖块将防雨石棉瓦垫起,留出通气通道,并在石棉瓦上覆盖20公分厚的茅草,干枯后需及时重新覆盖。有条件的还可将蜂箱放置在大树下或搭建专门的遮阳棚,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增加湿度降温:蜂场设置饲水器,为蜜蜂提供充足的采水来源,帮助其降温。此外,可把覆布浸湿后盖上,以此增加箱内湿度,利于蜂群降温。
  调整群势
  蜂王管理:在进入夏季之前,培育优质新蜂王,有助于维持群势。定期全面检查蜂群,及时毁净自然王台,防止自然分蜂现象发生,保证蜂群稳定发展。
  蜂群结构优化:采用强群和新分群互换巢脾的方法来调整群势。当新分群哺育力不足时,将新分群中已经产满卵的巢脾或幼虫脾,调到强群中哺育;同时,把强群中已经出房60%的老封盖子脾补充给新群。充分发挥强群的哺育力和新分群新王的产卵力,提高蜂群在越夏期间调节巢内温、湿度的能力。
  饲料管理
  留足度夏饲料:在度夏前,确保蜂群在脾上留足蜜,充足的储蜜是蜂群生存的关键。
  人工补助饲喂:每天傍晚趁天气转凉时,用稀糖浆(浓度为50%,即一份糖加一份水)饲喂蜜蜂,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育儿的积极性。为防止饲喂时惊动蜜蜂,建议使用饲喂器进行饲喂,也可自制长方形浅盘放入箱内饲喂。
  预防敌害
  大蜡螟防治:大蜡螟会对蜂群造成危害,因此在适合造脾的时节,及时给蜂群加础造脾,淘汰旧脾。同时,定期清理箱底的蜡渣,防止大蜡螟产卵繁殖。
  胡蜂防御:当发现有胡蜂来袭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捣毁附近的胡蜂巢。一旦在蜂场周围发现胡蜂,应及时处理。
  另外,将蜂箱适当离开地面,可减少蚂蚁等其他敌害对蜂群的危害,同时要保持蜂箱周围环境整洁。
  防农药中毒
  控制蜜蜂出巢:夏季农田施药频繁,这对养蜂业影响严重。农药可能由采集蜂带入蜂箱,导致箱内幼虫和青年蜂中毒死亡,甚至全群覆灭。在农田施药期间,尽量控制蜜蜂出巢,可通过缩小巢门等方式减少蜜蜂外出采集。
  中毒处理措施:若发现蜜蜂出现中毒现象,首先要消除巢脾上的含毒饲料。若中毒情况不严重,将箱内有毒贮蜜清空,然后喂给蜜与水为1:4的稀薄蜜液。如确定为有机磷中毒,可用阿托品救治,具体方法是:用0.3千克蜜水,掺和1%硫酸阿托品2毫升,直接喷洒在蜜蜂身上,让蜜蜂相互吸吮,达到解救的目的。若中毒情况严重,应考虑及时迁场,避免蜂群遭受更大损失。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