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看“头雁”张建仁如何让榆阳苹果“红”出圈
文章字数:1028
    扫码获取全文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党菲 牛博成
  7月3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高家洼村的山梁上,一首信天游突然划破寂静。循着歌声望去,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正蹲在果园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过套袋的苹果——他是张建仁,十里八乡有名的“苹果书记”,也是榆阳区乡村振兴“头雁”项目里飞出来的致富领路人。
  2015年,榆阳区鱼河镇高家洼村村主任张建仁望着村里梁峁沟壑间丛生的荒草,让这个土生土长的陕北汉子心里堵得慌。“祖辈守着这黄土坡靠天吃饭,难道就不能让荒地生金?”带着这样的念头,他在高家洼村流转了首批土地,创建了甜蜜家庭农场。
  农场创建初期,张建仁自掏腰包并争取项目资金,带领村民修通了连接外界的3.4公里水泥路。当年秋天,他第一次把农场的苹果卖到了榆林市区,虽然产量不多,但每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收购价,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2016年,张建仁踏上了外出考察之路。在山西,他看到果农将水果酿成醋和酒,附加值翻了好几倍;在山东,现代化的加工车间让水果“吃干榨净”。回来后,他立刻行动,四处借钱、申请贷款,在农场建起了加工车间。当第一瓶葡萄酒、苹果醋、白兰地诞生时,村民们都惊呆了:“这苹果不光能吃,还能‘喝’出钱来!”
  随着加工产业的稳定,2018年,张建仁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他再次承包流转土地,把果园面积扩大到480亩。在他的带动下,高家洼村掀起了种植山地苹果的热潮。
  2022年参加“头雁”项目培训,是张建仁的“开窍”时刻。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他系统学习了现代农业管理、品牌建设和电商营销等知识。他还积极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峰旺、赵政阳等专家团队到农场指导,并建立了6亩秦脆苹果试验基地。试验田里,标准化种植技术让苹果亩产比普通品种高20%,价格更是翻了番。如今,甜蜜家庭农场的发展,带动了高家洼村二组120多户农户参与,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为什么榆阳山地苹果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张建仁总结出“三大法宝”: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榆阳自古是羊的天然牧场,羊粪滋养的土地肥沃,加上昼夜温差大、通风透光好,造就了苹果糖度高、色泽艳的特质;二是科技赋能,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从品种选育到栽培管理全程科学化;三是联农带农的机制,通过“家庭农场+农户”模式,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实现了“种得好”更“卖得好”。
  从“头雁”学员到致富带头人,张建仁用十年时间在黄土高原上书写了一个创业传奇。他的故事证明,只要解放思想、科技赋能、联农带农,荒山也能变成“花果山”,小苹果也能做成大产业。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