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第一章走近转基因
文章字数:757
  什么是基因?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指的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这种“子代”与“亲代”相似的遗传现象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携带着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遗传信息。每一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性状,每一种性状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决定的。花儿有的白如棉,有的红似火,有的粉,有的紫,这些特征统统源于“基因”。
  基因具有“不变”与“变”两个特点:所谓“不变”,是指它能够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而“变”是指在选择压力或特殊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重组或变异,个体与父辈相比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能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目前,科学界对基因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层次。事实上,人们吃的各种食物(包括肉类、谷物、蔬菜、水果)都含有数以千万计的基因。对于生物繁衍而言,基因至关重要;但作为食物,基因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一样,在胃肠中很快会被分解。
  什么是转基因?
  实际上,基因的交换、转移和改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基因的改变,物种才能不断获得新性状,进而产生新物种,形成自然界绚烂多姿的生物多样性,让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转基因,是指科学家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后者获得新性状。例如,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水稻或玉米中,培育出对棉铃虫、卷叶螟及玉米螟等昆虫具有抗性的转基因作物。
  这种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基因改良、基因修饰、基因工程等,我国翻译时形象地译为“转基因”。人们对转基因最早的误解是“吃了转基因食品会被转基因”,这一误解至今仍存在。但这种想法与“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骡子不育,人吃了骡子肉也会不育”一样荒谬——食物中本来就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转进去的一个或几个基因会和其他基因一样在胃里被快速消化,根本不可能“改变”人类的基因。 (未完待续)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