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冯存良回复称,那曲地区露地种植猕猴桃条件不足,主要受以下环境因素限制。
温度条件不适。那曲平均海拔超4500米,年平均气温约-2℃,冬季极端低温达-30℃以下。猕猴桃为温带至亚热带果树,适宜年平均气温12℃—22℃,耐寒性差。持续低温会导致猕猴桃根系、枝条冻伤,甚至整株死亡。
热量积累不足。猕猴桃生长要求≥10℃积温2500-4000℃以上。那曲因高海拔低温,全年积温极低,无法满足植株生长及花芽分化需求,易导致生长停滞、无法开花结果或果实难成熟。
生长期与温差限制。那曲无霜期仅50—80天,而猕猴桃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80—240天,生长期严重不足;昼夜温差15℃—20℃虽利于糖分积累,但幼果期易因温差过大出现落果、裂果,且植株生理代谢易紊乱。
土壤与水分制约,那曲土壤多为高山草甸土或寒漠土,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土层薄且保水保肥能力弱;干旱少雨的气候难以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即便设施栽培,也会因气候、土壤等因素导致植株生长异常,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王海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