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抗逆新品种 助力旱塬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文章字数:627
  正值“三夏”时节,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和庆阳市镇原县的黄土大塬上麦浪起伏。站在田埂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李兴茂从示范田里搂了一把蜡黄色麦穗后,脸上露出笑容。
  近日,在陇东旱塬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现场观摩研讨会上,来自全省农业科研、推广、种子以及陇东地区各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代表,走进试验田、示范基地和农户家,实地感受在良种、良技、良田、良法合力加持下,旱地冬小麦在异常天气下的韧性和带给人们的惊喜。
  在灵台县什字镇2450亩冬小麦高质高效核心示范区,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一批新品种麦浪滚滚,麦香飘溢。在镇原县上肖镇姜曹村,大面积扩繁的中强筋“陇鉴110”千亩种子生产田,整整齐齐,株型紧凑,颗粒饱满,夯实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良种基础。
  在镇原县东北部的太平镇老庄村种植的千亩“陇鉴11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潜心18年育出的抗逆丰产优质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集成配套的适期晚播、宽幅匀播、耧施化肥、全膜覆土穴播等关键技术,良种配良法,提升了品种的增产潜力。这里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以及甘肃省科技赋能计划“寒旱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的千亩示范区。现场测产,无论是穗粒数还是千粒重,都令人欣喜:“好于预期,甚至和丰水期不相上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樊廷录说,陇鉴系列抗旱优质冬小麦品种及沟垄覆盖集雨种植技术,为国家黄土高原后备粮仓提供了技术方案,树立了标杆。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