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仵均祥回复称,疑似为花生病毒病。该病害在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由花生条纹病毒引起的条纹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导致的黄花叶病毒病,以及花生矮化病毒引发的普通花叶病毒病。条纹病毒病初期表现为顶端嫩叶出现褪绿斑和环斑,逐渐发展为浅绿与深绿相间的斑驳症状或叶脉暗绿色条纹。
该病害主要初侵染源为带毒种子长成的病株,种子带毒率直接影响病害流行程度。蚜虫(包括豆蚜、桃蚜、槐蚜等)是主要传毒媒介,5—6月高温少雨天气会促进蚜虫繁殖,加重病毒病发生。防治需要重点抓好两个环节:播种时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处理种子;生长期及时喷施杀虫剂,建议连续施药2—3次,间隔5—7天。蚜虫体型小且隐蔽性强,施药应确保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