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专家齐聚共探油菜“癌症”防治之道
文章字数:836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会议现场

  油菜根肿病素有油菜“癌症”之称,是一种土传检疫性病害。根肿病菌生命力顽强,可在土壤中存活近10年,一旦感染便极难根除。5月8日,第七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在陕西杨凌开幕,全国油菜专家、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等齐聚一堂,围绕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其中,油菜根肿病防治成为重要议题。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呈高发态势,已成为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作为油菜科技领域的权威盛会,大会期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椿雨以《油菜根肿病资源创新与利用》为题、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勇围绕《油菜根肿病绿色防控策略》进行专题分享,为攻克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
  张椿雨介绍,根肿病是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的原生生物病害,具有三大显著特征:其一,发病隐蔽性强,根肿菌侵染作物根部发病,初期症状不易察觉;其二,危害严重性高,目前已成为油菜第二大病害,且预计将快速发展为第一大病害;其三,传播迅速,自2008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到2018年发病面积已超2000万亩,对油菜产业构成毁灭性威胁。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张椿雨团队成功建立起以隐性三系和复育为主的抗病育种技术体系,并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已因地制宜布局抗病品种,为油菜产业发展筑牢防线。
  刘勇同样深耕油菜根肿病防治领域。他指出,根肿病对油菜种植危害极大,病菌传播与根毛长度密切相关,加之发病隐蔽、孢子存活期长等特点,一旦发病,植株极易死亡。为此,刘勇团队提出系统性防控策略:在品种筛选上,持续开展大量油菜品种材料试验,不断挖掘和优化抗性品种;在轮作制度创新方面,发现单纯轮作效果有限,而采用特定间作模式(如搭配种植某些作物)可使病害发生率降低30%,针对间作中存在的药剂成本高问题,建议推行统防统治以降低成本;此外,通过种子包衣技术与机械化操作相结合,能显著提升油菜抗性,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优化耕作方式等措施,也能有效改善田间环境,抑制根肿病发生,为油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