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 通讯员 胡玲玲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的绞股蓝、茶叶、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面临严峻旱情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障产业稳产增收,长安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统筹群众力量、整合资源、创新抗旱举措,在当地全面打响一场“保产业、护民生”的攻坚战。
群众齐上阵,绞股蓝基地打响“保苗战”
在双杨村的千亩绞股蓝种植区,持续的干旱让嫩绿的幼苗在骄阳下显得萎靡不振。然而,这里的村民们并未退缩,而是自发组织起抗旱队伍。他们自行购买水泵,开挖引水渠,手持水桶、背着喷雾器,往返于附近水源地与农田之间,小心翼翼地为绞股蓝幼苗补充水分。
“绞股蓝是咱村的‘金叶子’,再旱也不能让苗子蔫了!”绞股蓝种植户胡玉财一边忙碌地浇灌着幼苗一边说道。为提升灌溉效率,双杨村各村组还采取“早晚错峰浇水”“互助轮班作业”等方式,既避开高温时段,又确保灌溉面积。
科学助节水,茶园灌溉有了“新引擎”
面对茶园旱情,长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联合常安乡建公司迅速响应。双方紧急调配10台小型水泵和1500米软水管,并组建5支专业施工队,深入镇内各村(社区)茶园。通过在就近河流、沟渠架设抽水设备,实施精准茶园滴灌。
“与传统漫灌相比,水泵抽水可节水30%,还能让水分均匀渗透土壤,更有利于茶树根系吸收。”常安乡建公司党支部书记杜明鑫指着正在运转的设备介绍道。
送水到地头,烟苗移栽按下“快进键”
在金沙河烤烟种植基地,一辆洒水车每日往返河道与田间,运送20余吨“及时水”至地头。烟农们紧随其后,忙着引水覆膜,为刚移栽的烟苗筑牢“保湿屏障”。
“镇里协调的洒水车真是解了燃眉之急,500亩烟苗能按时完成覆膜定根。”金沙河村党支部书记陶原感慨道。此外,金沙河村党员干部还成立“护烟小分队”,穿梭在田间地头,主动帮助劳力不足的农户铺膜、培土,确保烟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烤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抗旱保产事关群众‘钱袋子’,更关乎乡村振兴产业根基。”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优化水资源调度,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抗旱“攻坚战”,最大限度减少农业产业损失,保障农业产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