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成社表示,“一喷三防”喷药时间需综合考虑小麦的生育阶段、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天气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最佳喷药时期是小麦扬花后至灌浆初期(约抽穗后7—10天),此时小麦已完成授粉,穗部结构基本形成,病虫害(如蚜虫、赤霉病、白粉病)进入高发期,同时,籽粒开始积累干物质,需及时补充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来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如果前期病虫害基数大或气候异常(如持续阴雨、高温干旱),则还需要在灌浆中期(第一次喷后10—15天)再补喷一次,强化效果。
常用的药剂配方如下: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量20克)或高效氯氟氰菊酯(5%乳油,每亩使用量30毫升);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43%悬浮剂,每亩使用量15毫升)或氰烯菌酯(25%悬浮剂,每亩使用量50毫升);叶面肥可使用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2%的尿素或腐殖酸水溶肥;同时添加芸苔素内酯(0.01%水剂,每亩使用量10毫升)。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海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