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抗旱保苗稳产陕西春玉米播种出实招
文章字数:1154
    自去年冬季以来,陕西省大部地区缺乏有效降雨,冬春连旱。特别是4月以来,关中地区近期气温较常年偏高10℃以上,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均值偏少八成。陕北、渭北大部及关中东部出现轻度、中度干旱。据气象部门预测,气温将继续维持较常年同期偏高的状态,旱情有继续发展趋势。
  当前正值春玉米播种关键时期,干旱对玉米春播造成严重挑战,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春玉米播种工作是当前重点任务。为此,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尽早整地、适时覆膜、适墒播种、优选良种、合理密植等技术措施,应对春玉米干旱播种。
  一是尽早整地、适时覆膜。
  为给雨后适墒播种赢得充足时间,各地要尽早做好整地及相关工作。
  (1)及早整地。在清除前茬作物根茬和地膜的基础上,要合墒翻耕,耕后及时耙耱。
  (2)施足底肥。依据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农家肥,尿素7.5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7.5公斤,锌肥和硼肥各1公斤。将有机肥、磷钾肥和锌肥全量及60%氮肥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深翻地或起垄时施入,氮肥的40%于拔节或喇叭口期施入。
  (3)适时覆膜。根据土壤含水量合理确定覆膜时间和作业方式。0—20厘米土壤含水量≥13%的地块,整地、起垄、覆膜、播种可一次作业完成;0—20厘米土壤含水量10%—13%的地块,整地、起垄、覆膜可一次作业完成;0—20厘米土壤含水量≤10%的地块,先整地,再等雨覆膜。起垄高8—10厘米,一般采用机具进行覆膜,每隔3—5米压一土带,四周用土压严压实,以防风鼓膜。
  二是选用高产、抗逆(抗旱、抗倒、抗主要病害)和适应广的玉米品种。
  可选用郑单958、DF636、陕单650、陕单660、陕单609、延科288、万瑞6号、金科玉3306和陕单653等。
  三是坚持适温适墒适时播种。
  根据土壤温度(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降雨情况和整地情况,在适墒(土壤水分达到15%以上,即用手抓成团、放下可松开)适温前提下,坚持播期服从地温和底墒,可适当调整播种期,4月中旬一直到5月份均可播种。
  对秋季整地的地块,要及时进行镇压保墒播种,尽可能少动土,减少水分蒸发。对秋季未整地的地块,可采取原垄播种,适时抢墒早播。
  四是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
  利用装置导航的拖拉机和玉米精播机一次完成施底肥、播种、铺管、铺膜、压膜、覆土等作业。
  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采用膜下或浅埋滴灌。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大力推广“坐水种”、全膜双垄沟播及膜下滴灌等抗旱节水技术,并综合运用以肥调水、肥水耦合等旱作技术。
  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积蓄自然降水,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自然降水和肥料利用率,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做到适时播种保全苗。
  五是实行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
  综合考虑各地生态条件、土壤肥力、施肥和管理水平,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一般土壤肥力较高、种植耐密型品种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5000株以上;土壤肥力较低、品种耐密性较差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
  (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供稿)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