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杨凌:以农为媒 跨境“买卖”再提速
文章字数:1417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鹿赛
  今年是杨凌自贸片区挂牌第八年,也是杨凌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第三年,借助“自贸区+综保区”叠加优势,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杨凌示范区抢抓发展机遇,以农为媒,跨境“买卖”实现再提速。
  上合生活集市平价又好逛
  如今,在杨凌买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生活用品,已不再是难事。
  走近位于杨凌综保区的上合生活馆跨境商品体验中心,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映入眼帘,仿佛瞬间置身“上合”国家。货架上,从美食到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这里有2000多种商品,共设有上合厨房、免税店、上合国家进口产品区、供应链展示区四大板块,希望能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跨境商品购物体验。”杨凌国合上合生活馆品牌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宁指着琳琅满目的货物表示,这里大部分商品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
  对消费者来说,“选品”很重要,价格更重要。
  一桶来自哈萨克斯坦5升的葵花籽油,标价88元,价格适中,不少消费者都买几桶回去尝鲜。
  “在杨凌综保区可以实现直采,加上驻华代理机构的授权,可以做到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让价格更亲民。”黄宁表示,这都得益于杨凌“自贸区+综保区”叠加优势。
  外贸订单量质齐升
  依托杨凌优势,不仅满足了居民在实体店就能逛上合生活集市的需求,也促使杨凌以农为媒,和世界各国“做买卖”。
  今年春节刚过,年味未散,杨凌综保区已为“新年订单”忙碌起来。
  2月10日,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与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强强联手,260吨猕猴桃远销至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2月24日,杨凌国合供应链有限公司成功为陕西汉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卡塔尔进口102吨低密度聚乙烯材料。
  2月26日,由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采购的14吨“阳光玫瑰”葡萄,远销哈萨克斯坦。
  ……
  从杨凌综保区建成至今,杨凌在对外贸易方面亮点频出。“我们主要是做进出口业务,计划把陕西的小米、新疆的红提、海南的菠萝等全国的优质农产品,发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星维表示,今年他们计划发车量2000辆,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
  综保区服务“贴心”促合作
  企业愿与杨凌合作迈出国门“做买卖”,除“杨凌优势”以外,综保区的“贴心”服务也起到关键作用。
  “最吸引我们的是综保区的便利政策,这次委托杨凌国合供应链有限公司在海外采购,他们预支货物费用,进境后先以保税状态存放在综保区仓库,我们可以按需索取,随时取货、随时支付。”陕西汉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这样的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目前,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全链条跨境采购服务流程。”杨凌国合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皋介绍说,公司引入的是“区港联动”模式,即在保税区和港口之间开辟直通道,货物进港初检后,直接运到内陆综保区,在综保区内实行保税和检疫。同时将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移到口岸,实现“保税仓储+灵活出区”,保税区与港口在区域、资产、信息、业务等方面真正实现联动发展,不仅让通关效能叠加,而且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目前,杨凌示范区在稳外贸政策方面接续发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撑,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2024年,杨凌示范区进出口总值13.42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总值10亿元,同比增长36.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绿色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继续深耕跨境贸易领域,进一步拓展供应链网络,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的跨境采购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