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从创新工艺到品牌崛起
“安康果蜜红” 为区域茶叶经济发展添动力
文章字数:1560
通讯员 朱爱民 中国农科新闻网·农业科技报记者 王革委

    叶不愁销路,收入稳定。

    扫码看全文

  “安康果蜜红・起源地汉阴”茶叶品牌,承载着汉阴千年茶文化与自然馈赠,在“秦巴优品、硒有安康”全品类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中意义重大,有力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及农业经济发展。
  3月6日,记者在陕西省汉阴县实地采访。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明介绍道,“安康果蜜红”以独特风味和创新工艺,丰富了安康富硒茶的产品矩阵。过去安康富硒茶多以绿茶为主,而“安康果蜜红”融合创新工艺,汤色橙黄明亮、果蜜醇香浓郁,滋味细腻甜滑,且富含硒元素,为消费者带来新选择。其差异化定位,既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又拓展了安康富硒茶的市场边界。
  记者了解到,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人员以“安康果蜜红・起源地汉阴”茶叶品牌为依托,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守正创新实现突破
  2022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研究员与安康市农科院合作,以汉阴优质夏秋茶为原料,创新研发出“安康果蜜红”红茶,解决了传统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低、效益差的问题。
  安康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负责人刘运华表示,合作中,他们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从品种选育、种植到加工、检测,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种植方面指导种植户科学种植,推广绿色防控;加工方面针对果蜜红茶特点优化工艺参数,保障品质。
  安康果蜜红有限公司负责人成欢高度认可农科院的技术支持,称其解决了生产难题,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此外,安康市农科院通过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两年来在汉阴等地组织技术培训12次,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
  打造品牌提升质效
  汉阴茶协会会长冯卫平介绍,“安康果蜜红”在各类赛事和展销活动中屡获殊荣,如2024年荣获第109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提升了汉阴乃至安康农产品的知名度,有力宣传了区域公共品牌,增强了竞争力。
  从产业模式看,“安康果蜜红”通过“产业联盟+供销社+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整合资源,促进协同发展。徐春明表示,该模式让产业更标准化、规模化,带动农民增收,为区域公共品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协同协作构建生态
  汉阴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园栽茶曾为朝廷贡品。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达8.57万亩,其中丰产茶园5.1万亩,年产茶叶2400吨。
  汉阴县嘉木田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发展中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当地茶企生产水平。公司负责人黄艳称,公司一直重视品质,种植遵循标准化流程,运用绿色防控技术,还引进先进设备,与科研团队合作优化工艺。
  在销售上,“安康果蜜红”积极拓展渠道。线上借助电商和直播带货,线下参加各类展销会、茶文化节进行宣传。冯卫平说,汉阴茶协会组织参加了14场次展销活动,收获颇丰,还在西安建立营销中心。茶叶大户夏福军表示,有了品牌后茶
  机遇挑战激发动力
  “安康果蜜红・起源地汉阴”虽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短板。品牌建设上,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待提升;市场拓展方面,偏远地区和国际市场覆盖率低,电商和国际市场开拓需加大投入创新;产业发展上,产业链延伸不足,深加工、茶文化旅游等发展滞后。
  2025年,汉阴县制定了应对举措。徐春明介绍,品牌建设上,汉阴县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挖掘文化故事,提升品牌内涵。市场拓展方面,持续拓展线上线下渠道,加强与电商合作,参加国际展销会,拓展国际市场。产业发展上,鼓励企业加大深加工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结合旅游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冯卫平表示,未来茶协会将组织企业抱团发展。
  回顾发展历程,2023年品牌起步,市场认知度低、销售收入少。到2024年,品牌产值超4800万元,产品畅销多省市。徐春明表示,“安康果蜜红”系列产品2025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
  接下来,汉阴县将通过系列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让“安康果蜜红”成为亮丽名片,续写“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新传奇。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