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2月28日至3月2日,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西部(杨凌)农资苗木交易会(双交会)在陕西杨凌举办,随着每年“双交会”的举办,农业新科技助力春耕生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作为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春季分会,“双交会”不仅是一场农资苗木交易、农技农机输出的农科展会,更是农业科技交流、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的重要平台,已成为“三农”领域不可或缺的农科盛事。
科技加码 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大型联合收割机、微型播种机、精巧实用的开沟机……每年杨凌“双交会”举办期间,在农高会C馆的南广场,来自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新型农业机械一字陈列开来,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台机械播种效率怎么样?”“这台开沟机开沟有多深?”参会群众一睹农用新机械风采的同时,纷纷追问机械功能及价格,并留下联系方式。
其实,除了独具特色的农用机械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企业也带来了其他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从智能化的苗木培育设备,到精准高效的灌溉系统,再到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苗,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琳琅满目。
产业融合 全力激发创新活力
回顾第十六届杨凌“双交会”举办首日,一场专为苹果产业而举办的“苹果新品种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交流大会”开幕,业界专家齐聚杨凌,为果农破解苹果产业面临的难题。
同样,围绕着粮食安全、畜禽养殖以及猕猴桃、葡萄等不同领域,每年“双交会”上,像这样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分析的论坛活动不在少数。杨凌“双交会”不仅搭建起了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合作的桥梁,还促进了产业的深度融合。
助力乡村 赋能产业提档升级
作为大众喜爱的农科展会,“双交会”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获取信息、学习技术、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展会上采购到高品质的苗木种子、农用机械等,让务农效率极大提升。
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一大批农业从业者成为双交会的“铁粉”,他们在展会上了解到最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动态,学习到科学的苗木管理方法,提升了自身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更加拓展了产品销路。
许多农民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将自家种植的苗木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了增收致富。“双交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铺就了农民的致富之路,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