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拱棚黄瓜、番茄、豆角等蔬菜陆续定植,这茬苗子定植后经常出现缓苗慢、长势差、病害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与定植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有关。建议菜农朋友,趁着歇棚期,提前做好新茬蔬菜生产准备工作。
早撤掉棚膜 趁天寒早冻棚
冬季最低气温大都在-10℃左右,这样的低温可以杀死大量病原菌,例如灰霉病是以菌核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菌核形成低温为7℃—8℃。外界低温完全可以抑制其菌核的形成,破坏其越冬环境,从而抑制灰霉病的发生。白粉虱、蓟马、螨虫等,在冬季低温下存活率大大降低。所以,要利用冬季低温期,将拱棚棚膜全部撤掉进行冻棚,更多地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及病菌孢子。
彻底清洁拱棚
在冻棚前,菜农要把拱棚内的枯枝残叶全部清理干净,因其上面携带着大量的病原菌,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多了,能够安全完成越冬的病菌数量自然也就多了,所以应及时清理干净棚室。根系也要清理出来,带出棚外深埋或销毁。使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消毒,可以有效地消灭棚内的病原菌和害虫。
深翻土壤
菜农使用犁或者直钩型旋耕机翻地,这样不仅能增加翻地的深度,同时形成的土块较大,土壤透气性增加,冻土层会更深,能将土壤深层的病虫冻死,确保冻棚效果。这样的操作还能将有机肥翻入土壤深层,避免粪肥集中于10厘米以内的表土层内,容易与根系接触造成伤根。深翻还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的深度,从而增加土壤对水肥的缓冲能力,提高蔬菜根系对水肥的利用率,为蔬菜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种植蔬菜前一周,再用偏齿形旋耕机将土块打碎,耙平即可。
蔬菜定植前 底肥需要彻底腐熟
春节前后换茬,时间仓促,有些菜农贪图省事,不熏棚、不深翻,常导致蔬菜定植后生长不良。苗子定植前,菜农一定要进行全棚深翻,以利于根系下扎,促进缓苗。尤其是拱棚,可利用冬季歇茬期,提前将粪肥施入土壤再进行深翻,可促进粪肥有害物质挥发转化,减轻为害。
拱棚蔬菜定植后,前半个月极少通风,容易出现气害,菜农要特别注重底肥的选择。很多菜农在蔬菜种植前几天,才将粪肥施入到土壤中,冬季棚内温度低,土壤中的微生物基本停止活动,即使菜农提前2个月将鲜鸡粪施入棚中,微生物也不能让鲜鸡粪完全腐熟。因此,提醒菜农朋友,春茬蔬菜定植前施用的底肥必须是完全腐熟的,否则容易出现烧苗、气害熏苗等情况,对蔬菜生长极为不利。
拱棚蔬菜生产结束后,菜农要立即清理田园,迅速将粪肥撒入土壤中,然后在鸡粪表面喷施发酵粪肥的产品,深翻土壤,将鸡粪翻入地下,促进鸡粪提前腐熟。如果土壤干旱,菜农还要注意浇水,提高土壤湿度,促进微生物繁殖。
如果底肥中粪肥用量较大又未经腐熟,菜农可在定植前提前浇水,并随水冲施粪肥腐熟剂,促进粪肥腐熟,减少有害物质。对于棚内能闻到明显臭味,容易造成气害的,一定要加强通风,并适当延迟定植。
早提地温早造墒
拱棚早春茬蔬菜定植之初,温度是影响苗子生长的关键。从幼苗定植前20天开始,菜农就要做好定植前的准备工作。菜农应提前上好棚膜,覆盖地膜,加速地温提升;提前浇水,补充土壤水分,避免定植后浇大水,影响地温和土壤通透性。早春茬蔬菜定植后,最好采用滴灌或微喷设施,仅保证定植穴周围土壤湿润即可,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菜农还要在拱棚蔬菜定植前半月以上扣棚提温,以便早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鸡粪发酵腐熟。菜农在上好棚膜的同时,还要在拱棚中再覆盖地膜,这能够更快地促进地温提高,更有利于鲜鸡粪的腐熟,还可提高地温,促进蔬菜定植后的缓苗,一举两得。
拱棚上膜时 留下顶部放风口
目前,很多拱棚高度在2.8—3.0米,棚室跨度在10米左右,可菜农在拱棚上部覆膜时都是一整块薄膜,没有在拱棚顶部预留通风口。这种做法会造成春末到初秋高温季节时通风不良,不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
一般来说,跨度10米左右且高度较低、可伸手够到通风口的拱棚,菜农可用3块棚膜,中间一块宽3米左右的窄膜,两边则是5米多的宽膜,保证顶部有两个通风口比较好。若拱棚高度较高,菜农伸手够不到通风口,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将棚膜设置为对等的两块,让两块棚膜在拱棚最顶部有20—25厘米的重叠即可。在拱棚中间的立柱上,菜农可沿大棚走向设置两根钢丝,高度分别在距离地面30厘米、60厘米,便于以后踩上去放风。有条件的菜农还可以在拱棚顶部按照大棚设置放风滑轮的方法安装放风绳,利于拱棚通风。
拱棚蔬菜换茬后综合管理防病虫害
春季拱棚蔬菜换茬后,预防病虫害的关键在于及时清洁田园、合理调控棚室环境,并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要及时清洁田园。换茬后,应将前茬作物的残体及杂草清出棚外,集中销毁,并搞好棚室土壤消毒处理,以减少大棚内病源菌和虫源基数,控制下茬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要合理调控棚室环境。这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管理。温度上,要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采取适时拉棚盖棚等措施合理调控棚室温度,使之利于蔬菜正常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湿度上,要降低棚内湿度,特别是在外界气温低时,可在保温被揭开后进行短时间的顶部通风排湿。光照上,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
此外,还应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如加强苗床管理,合理进行土壤消毒、肥料腐熟;避免周年连作,合理轮作倒茬,以减轻病虫害发生危害。
物理防治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田间悬挂黄板、蓝板等诱杀害虫,降低害虫虫口基数。同时,要保持棚室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
最后,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还可以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频次,以降低对环境和蔬菜的污染。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