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新设备让粮食烘干更高效零破损
文章字数:95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在河北邢台、宁夏石嘴山、山西太原等地投入使用。
  “该技术的核心是在粮食烘干过程中,让粮食随热风旋转上升,避免了机械撞击,将粮食烘干破损率降低到0.1%以下,实现了粮食烘干过程中的零破损。”1月2日,该技术研发带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邢福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能耗降低40%以上
  “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技术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仍十分匮乏。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攻克粮食干燥的核心技术。”邢福国说,传统烘干技术及设备存在三大瓶颈,即粮食破损率高、干燥速率低、烘干后粮食品质低。
  为此,团队创造了内外筒结构的全覆盖技术。通过创新设计,团队提高了热风的使用效率和烘干效率,降低了能耗。
  该系列烘干机还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了烘干操作的智能控制,温度、水分的实时监测,提高烘干精度和效率。
  适用于多种经济作物
  如今,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不仅能处理玉米、小麦、水稻等三大主粮,还能烘干多种经济作物,如花生、花生果、油茶果、菜籽、大豆、油莎豆等。
  “为解决对多种作物种子烘干适用性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创新研发了自动拨板下料控制系统。该系统设立了物料运转平台,并在平台内安装了拨板,该拨板可以将各种物料输送到扩大的下料口,实现一机多用。具体来看,我们通过采用智能控制调整风量和风速来实现各种物料烘干,同时增设电子调频。这样,不管颗粒大小、重量差异都可以实现提升、循环、干燥。”邢福国说。
  数据显示,采用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烘干的小麦,品质优于自然晒干;烘干的稻谷,精米率比自然烘干提升2—3个百分点。“如玉米烘干后无破坏,将比使用烘干塔减损增收3%,每吨增值72元;玉米烘干后容重升一个等级,每吨可增收40元;烘干后玉米干净、光亮、无毛无小杂,每斤可增收2分钱,每吨可增收40元。”邢福国算了一笔账,采用该技术,还可显著降低粮食真菌毒素含量,每吨综合增收约150元。
  “应用该技术可降低粮食破损率约2%,相当于增收2%,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技术可降低粮食带菌量,降低真菌毒素污染水平,提升粮食品质,这对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邢福国说。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