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农险十条”直击农业保险领域堵点痛点——
让农险投保理赔更精准
文章字数:1536

  农业保险是农民种粮的“防火墙”和“安全网”。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1300亿元,为1.36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4万亿元。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农险经营管理提出10项举措。“农险十条”将带来哪些改变?听投保农户和业内人士怎么说。
  打通“愿保尽保”堵点
  农业保险“防火墙”和“安全网”功能日益显现的同时,也存在承保理赔不够精准的情况,影响农户“愿保尽保”的积极性。打通承保理赔堵点,需要财政、保险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发力。
  此次《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保费补贴管理。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模式。对于由市县财政部门拨付保费补贴的地区,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市县财政部门的指导督促,确保资金拨付规范及时、足额到位。这意味着,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补贴审核等环节都将更加规范。
  承保环节,险企将进一步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科学高效组织承保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保险数据与涉农基础数据相互核验比对。此次《通知》要求,对集体投保类业务,应重点审核分户投保清单,稳步提升抽查验标比例;对规模经营主体投保类业务,应重点审核保险标的位置、数量、权属、风险等信息,确保保险标的精准到地块。
  理赔环节,有关方面将督促险企切实提高理赔效率,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化解“应赔尽赔”痛点
  农业保险的赔付问题是广大农户关心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国农业保险共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长25.4%,惠及5772万户农户,赔付率达80%。但在部分地区,“拖赔惜赔”“一到赔付就扯皮”时有发生。
  一方面,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复杂多样,如果理赔条款灵活性较弱、限制条件过多,就会在理赔中产生争议和纠纷,形成“扯皮”。业内人士分析,部分险企在理赔环节存在不规范的定损和赔付方式,包括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粗糙定损等,成为农险服务中许多“扯皮”的源头。
  另一方面,为了不误农时,农业保险理赔需在“快”字下功夫。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分析,农业生产具有强时效性,这就要求强化对理赔时效性的监管,确保受灾农户及时获得保险理赔,加快农业生产恢复,有效弥补灾害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为减少理赔环节的“扯皮”,《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完善农业保险查勘制度,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规律的损失赔偿标准,对不同作物、不同灾情、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细化的赔付方案。
  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
  如何兜牢农业保险“安全网”?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提升服务体验,充分激发农户投保积极性。
  农业保险标的涉及的地域面积大,承保、查勘、定损成本较高,农险服务资源有限,机构要提供优质服务并不容易。由此产生的理赔程序复杂、定损标准模糊不清、赔付周期冗长等问题,在破坏投保农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影响“安全网”作用的发挥。《通知》将推动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提高理赔服务质效,最大限度提升投保农户获得感。
  针对提供服务的主体——承保机构,保险监管部门将对各层级保险公司进行综合考评。“加强对农险经营机构的综合考评,有利于推动相关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使农险服务更好满足农户需要,增强农户获得感和满意度。”李文中说。
  科技赋能,将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李文中表示,农险精准承保与精准理赔离不开农险信息与科技的支持,承保机构还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承保理赔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四部门印发通知
  明确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
    扫码获取全文
  
 (本组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 参考《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政府网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