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农业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果香充盈着整个房间。众人打量着摆在桌上的一堆堆苹果。这些苹果又大又圆、光滑红润,宛如宝石,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新奇之处。
然而,当苹果被一分为二时,原本应是白色的果肉却呈现出漂亮的红色,就像果皮上的红色浸润到了果肉中一样。
这是由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省力营养好吃特色多样化苹果新品种品鉴会”现场。那些“从里红到外”的苹果便是此次品鉴会的主角——“美红6号”和“美红7号”。
“这两个品种是我们用
近20年时间培育的‘幸福美满’4个高类黄酮红肉苹果新品种的新成员。”作为研发带头人,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陈学森的语气中满是骄傲。
“难得的好品种”
陈学森口中的“幸福美满”,指的是“幸红”“福红”“美红”“满红”4个红肉苹果新品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便是“从里红到外”。
把苹果肉“染”成红色,仅仅是为了好看吗?
“当然不是。”陈学森告诉记者,苹果皮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花青苷,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然而,由于花青苷在果肉中并不存在,人们在吃苹果时又往往会削皮,使得这种物质很难被人体吸收。
红肉苹果的出现弥补了这样的遗憾。
“以我们培育的‘美红6号’和‘美红7号’为例,每1000克果肉中的花青苷含量可以达到30毫克。”陈学森说,“在这点上,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除了富含花青苷外,红肉苹果果肉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达到普通苹果果肉的3倍。“提到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人们往往想到猕猴桃。但猕猴桃在我国的种植数量远不及苹果,同时,苹果也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大众水果’。”陈学森说。
除了营养价值外,红肉
苹果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则
是它的味道。
在此次品鉴会上,“品鉴
官”们从外形、口感、肉质、果香等方面对这些苹果新品种进行品鉴。大家纷纷表示,新品种在保留营养的同时,还酸甜可口,破解了传统红
肉苹果口感酸涩的难题。
对于“幸福美满”红肉苹
果新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如此评价:“红肉苹果在国际上很少见,这些品种易着色、免套袋、耐贮藏、酸甜可口、富含花青苷和维生
素C,是难得的好品种。”
千里之外的基因
这个“难得的好品种”是如何得来的?
最初的源起来自距离山东千里之外的新疆天山脚下。在那里,有一片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野果林。其中,仅野苹果林的面积就达到10万多亩,野苹果的品种也达到了84个。
红肉苹果的最早基因就隐藏在这片野果林中。
如何让野苹果的优良基因发挥作用,使苹果既好吃又有营养?带着这个问题,陈学森将新疆红肉苹果花粉带回山东,与红富士等苹果品种进行了杂交,并于2007年4月将第一代杂交实生苗定植到泰安横岭果树育种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陈学森团队成功选育出的“幸福美满”4个红肉苹果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填补了国内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相关技术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23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很多人眼中,天天围着果树转的陈学森不像是大学教授,更像是一位“老农民”。不过就在2024年,这位“老农民”却干出了一件很多大学教授都干不出的事情——他把4个苹果“卖”出了千万元的天价。
2022年9月,一家名为尚泽果业的企业结识了陈学森。双方在推广“幸福美满”红肉苹果方面一拍即合。前者出价1600万元,获得了“幸福美满”4个红肉苹果品种的苗木繁育经营权及苹果酒加工技术。
目前,该公司已在内蒙古建立了2万余亩寒地苹果示范园,下一步还将在东北建立红肉苹果新品种示范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开展规模化繁育生产。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