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人工智能驱动合成 生物技术加速作物育种
文章字数:40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系统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作物合成生物育种技术在改良作物产量性状和提高环境适应性方面发挥的促进作用,为培育优良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策略。
  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人们对作物产量增长的需求。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基因网络重组和大数据优化,能精准高效地改良作物的关键性状和环境适应能力,显著提升育种效率和作物生产力。研究系统总结了基因编辑、遗传模块重组、多组学优化等技术在复杂遗传模块改造中的应用,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在促进作物高产、优化代谢途径、提升环境适应性及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提出“智慧作物”理念。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定向进化中的应用前景及作物改良面临的挑战,为作物性状改良和环境适应性提升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得到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