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获悉,当前,小麦条锈病已在陕西陇县、麟游等地发现,其中陇县发现1个发病中心,内有病叶34张,与前三年相比,发病早、菌源基数高。今年秋播以来,陕西省麦区降雨较多,土壤墒情好,田间湿度较大,非常适合条锈病侵染发病和传播扩散。作为典型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小麦条锈病具有扩展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等特点,严重发生年,小麦一般产量损失为30%—40%,甚至绝收。因此,植保专家建议,要做好普查、加强监测、查治结合,及早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控,为来年小麦产量稳步提升打好基础。
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普查。关中、陕南要抓住小麦田块上冻前关键时期,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在秋苗期开展1—2次拉网式普查,调查要兼顾不同种植类型区,突出条锈病常发区与重发区。要广泛发动植保服务组织、农民群众等人员下地调查,全面摸清条锈病发生情况。按照测报技术规范和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统一规定的发生面积统计方法,调查、统计条锈病发生面积,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加强监测调查,设立系统监测田。条锈病常发、重发区的县,对调查发现的病点,科学确定系统监测点,密切关注冬季病情发生发展动态。每县(区)因地制宜确定1—3块系统监测田,每周调查1次,2025年1月份可2—3周调查1次,系统观察病害越冬繁殖情况。
查治结合,做好防控指导。落实“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早控策略,对发现的病点,除系统监测田外,要立即组织封锁扑灭。结合当地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坚持分类施策,对零星发病地区,要实施带药侦查挑治,“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控制病害发展;对发病中心区,落实“严控中心,全田防控”的措施,控制扩散蔓延;对病害普发区,落实“应急防治,统防统治”的措施,迅速遏制病害蔓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