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提出:“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在一次班级讲故事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一只红薯的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红薯的出芽-生长-成熟-结果,都对孩子们有着吸引力。
“红薯是怎么发芽的?”
“红薯的根在哪里?”
“红薯可以怎么吃?”
......
孩子们对于红薯有很多的疑问。
于是,我们决定从种红薯开始,一起开启了揭秘红薯成长的秘密。
关于种植红薯,孩子们有不同的想法:“种在土里就能长出来。”“种在水里也能长出来!”
于是,植物角出现了一盆盆种在土里的红薯和在水里培育的红薯。
“水里的红薯会不会烂掉?”
“不会的,我们家的红薯种在水里可以长出很长、很绿的叶子。”
“红薯泡在水里,不需要太多的水,但要勤换水。”
“种在土里的红薯也要按时浇水。”
一颗颗红薯承载着孩子们的期待与希望。
半个月过去了,水培的红薯底部长出了细细的白白的根,也长出了长长的红薯藤,土培的红薯好像并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呢?
“我奶奶说红薯要盖上薄膜才能发芽。”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薄膜的内壁挂满了银色的水珠,老师告诉孩子们,是因为太阳的高温照射,土壤中的水分会蒸发,就会在薄膜表面冷却形成水雾,经过太阳光的反射,就变成银色的水珠了。
孩子们发现薄膜底下冒出了紫色的小芽,便将薄膜剪开了小洞,给芽留出了呼吸的空间。
过了几天,芽长高了,长出了绿色的叶片,不能再盖薄膜了,它需要呼吸空气、晒太阳了。
有个小朋友挠挠头问道:“为什么盖了薄膜一下子就发芽了呢?”
原来是薄膜提高了土壤的温度,减少了水分的散失,促进了红薯的快速发芽。
孩子们通过两种种植方法的对比,验证了红薯既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经过观察发现,土培的叶子更茂盛,水培的红薯主要靠自身的营养,只需给它足够的阳光和水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种植红薯活动中,幼儿通过种植红薯了解了空气、水、阳光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性;在对红薯的观察、收获中获得了红薯发芽、生长、成熟、衰败的生命过程的感悟与体验,获得了丰富的种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