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乡村焕新颜 振兴谱新篇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李台街道办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3183

    扫码看视频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冯玉龙 马媛
  一排排摊位上,烧烤、炸鸡、串串等各种美食让人眼花缭乱、味蕾大开;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交谈声此起彼伏,你以为走进了城市的中心,其实这是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李台街道办发展“夜经济”的一个缩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集体经济的展现形式多样,美丽乡村连接美丽社区既有韵味,又别样精彩。下面请看杨陵区李台街道办如何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燃动灯火“夜经济”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杨陵区李台街道办陈小寨的夜市到处散发着美食的香味,前来打卡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杨凌“网红”新地标,陈小寨夜市已初步形成了集夜食、夜购、夜游、夜宿于一体的多元化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市场。
  今年38岁的贺瑞瑞在这里已经摆了三年的摊,从最开始一个简单的市场,到现在逐渐正规化的场地,每天他都非常忙碌,洗菜、切菜、翻炒,虽然累,但是源源不断的客源,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从建了这个市场以后,每天都很忙,从早上开始备货,到晚上出摊,收入比原来强多了,每天毛收入将近1000元。”
  这片市场原本是陈小寨村的集体土地,但是一直闲置着。2017年,李台街道办以盘活社区资源资产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率先在邰北社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陈小寨组股份经济合作社,以邀请村民入股的形式,利用村里的土地,引进了群众市场,吸引周边的群众来此消费,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数年来,陈小寨组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设置餐饮、水果蔬菜摊点以及市场商铺,不仅为村民带来分红,还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刘永梅也因此而把火车站的摊位挪到了家门口。
  刘永梅说:“2019年我们这个市场成立后,我们两口子把摊位就摆在家门口,现在靠这个合作社,今年共收入了近10万元,我家人少,也从村上分了1200多元,现在离家又近,能照顾上娃,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流动摊位集中整合,被群众戏称为“小寨国际”的市场发展不止于此。这几天,李台街道办邰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超波和陈小寨经济合作社理事长陈团利又来到市场的东边,谋划起新一阶段的“大动作”。
  陈团利说:“我们在西边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综合型市场,今年合作社打算利用东边空地,建设一个花鸟虫鱼市场,把周边马路市场的流动摊贩吸引过来。这个市场成熟以后,预计能解决就业200人以上,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左右。”
  1734名村民变成了“股东”,村里的资源变成了资产。以激发“夜市经济”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将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相结合。邰北社区通过经营餐饮、商铺租赁、农高会场地租用等方式,集体经济收入随之“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超波告诉记者,陈小寨组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8年的32万,到2022年的191万,连续五年持续增长。真金白银的集体分红,让居民增收有了盼头,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据了解,2022年以来,李台街道办聚焦居民增收致富,以盘活社区资源资产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引进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像陈小寨一样的集体经济组织已成立了10个,通过门面房出租、场地出租等,实现年收益800万元以上。其中,东苑社区集体经济2022年实现年收益257万元,邰北社区陈小寨实现年收益191万元,邰西社区五星菜市场实现年收益370万元,为杨凌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树立了乡村振兴新样板。
  燃动社区“文艺范”
  夏至节气后的阳光社区里,欢声笑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退休职工边疆像往常一样,在这里打乒乓球,这个社区活动室,已经成为他每天必去打卡的地方。
  “来这都习惯了,退休一点不单调,我们社区服务中心这点特别好,什么都有,大家的选择余地也大,就算不运动,和这里的同龄人聊聊天、说说话,心情都能好很多。”边疆说。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服务群众为根本,阳光社区早已成为杨凌的“网红社区”。结合老年人兴趣爱好设置了书画、舞蹈、乒乓球等18个功能部室;征集社区居民爱好,组织了秧歌队、舞蹈队等群众文化团体;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组建了10多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精准设置服务菜单,把对群众的关怀落在细微小事中,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需求。
  党员们有了固定的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幸福指数的阳光社区还真离不开一个人,这里的居民都亲切地叫她闲不住的“小巷总理”,她就是社区书记万传慧,在社区基层工作已经有20多年时间里,她从群众口中的“小万”已经变成了“万大姐”。社区里业主就业、孩子放假在家没人看、社区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似乎就没有她知道了不管的事,正是因为这份热心,大家亲切地称之为“社区大管家”——街坊邻里公认的热心“万大姐”。
  “我刚来的时候只有30多岁,真的是没想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要说感悟,和群众打交道虽然琐碎,但是心里踏实,现在看到社区群众有去处、生活有照顾等等,这些都让我感觉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万传慧的一天,就是家长里短,但是也只有方方面面照顾上这些“家长里短”,她才觉得这一天充实而安心。
  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阳光社区里的老年大学也成为李台街道办社区文化建设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舞蹈、声乐、手工制作,教室里的老人们,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有的还仔细地记着笔记,老年大学圆了很多人年轻时的“求学梦”,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同时身为社区妇联主席的万传慧,面对社区妇女群众的就业问题,很有成就感,因为杨凌首个家政实训基地就是在他们社区成立的,现在,社区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00余人,让许多赋闲在家的妇女有了一技之长,杨凌有名的“女子嫁接队”就是来自这里。
  如今,为了适应新时期,万传慧和同事通过组建便民服务QQ群、定制便民服务联系卡、提供预约上门服务,推出了“阳光智慧社区”云平台,通过统一管理、资源融合实现了群众网上业务24小时不间断办理,照顾着群众生活的一点一滴。
  打造社区服务“软实力”
  “您好,我想办一下居民参保,怎么办理呢?”“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然后填一下这张参保登记表……”
  在李台街道办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如果有居民电话咨询或实地办理业务,这里的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时间“接单”,为群众答疑解惑。
  为群众想问题,就是要把群众问题做到极致。李台街道办把惠民服务真正往群众身边延伸。特别是自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以来,服务大厅全面优化医保经办流程,简化申办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尤其对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帮代办或协助相关业务办理,对上班族提供中午、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延时服务,实现了365天社区服务“不打烊”的服务闭环。
  负责残疾人证办理业务的专职委员耿满林往往遇到了不能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他都要亲自上门核实资料,再报送杨凌示范区残联组织鉴定医生进行认定。“这不马上学校放假,秋季开学前后,残疾儿童教育补助又到了业务最多的时期,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入学,我们动起来,服务才能快一点,孩子们入学也有保障。”说话间,耿满林手上的工作又忙碌起来。
  政务服务提升一小步、群众方便一大步,智能服务更“快”一步。在李台街道办免费打造“便民服务网”上,我们清晰地看到,无论是群众服务、企业需求、就业信息还是咨询指引,以大数据赋能,这些免费提供的“指尖”服务,已经成为居民的“家常菜”。
  “快”字当头、“好”中提质,李台街道办坚持以“小切口、大突破、优服务”为指引,试点建设“智慧社区”,免费打造“便民服务网”,让“治理”变“智理”,让“需求”更精准,真正以智慧化手段助推文明社区。
  九月,是色彩斑斓的时节,也是充满希望的时节。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李台街道办把一项项服务乡村振兴的举措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成效,得到了民心。又把一项项待办的服务乡村振兴任务列满了清单:譬如扩建陈小寨、完善社区大学课程体系、提升社区环境……这些务实的清单,无一不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花真正实现“永不凋谢”。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