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沙土变粮田,种养富万家。思总,会魔法吧?”日前,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耀国家庭农场,开展了以“技术指导面对面助农增收心连心”为主题的农业技术指导与科普交流活动。左建平、万堆林、张建仁等“头雁”人才,你一言我一语,唠家常、听民声、问民计,把科普会变成了表彰会,现场气氛分外热烈。
众人夸的“思总”,叫思耀国,出生在女子民兵治沙连事迹发生地——榆阳区补浪河乡魏家峁村。
思耀国就是一只领飞不辍的“头雁”。他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田到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农场组织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无人机飞手120多人,为周边省市、乡镇的120多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冷链存储、农产品销售、优质产品推荐等服务,培育了一批农村科技示范户,形成了“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基地带全村、全村辐射乡”的良好局面。
蹬皮鞋的“种地汉”
2011年,榆阳区提出“鼓励农民返乡创业”的号召,一下子就点燃了思耀国儿时建设美丽家乡的梦想。说干就干,他怀揣20多万元积蓄返乡创业,成立了榆阳区第一个家庭农场——耀国家庭农场,借助农业机械化之力实现了“蹬着皮鞋种地”的梦想。
“农场成立以后,我们连片流转了1200亩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千方百计种足种尽,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确保了粮食增产的基础。”思耀国说道。
“咱黄土地埋着‘金疙瘩’!为了保证品质,马铃薯利用机械采收,人工精选装袋的方式。目前,这块地是我们去年与一家公司签约探索开展的订单农业,这是早熟的马铃薯品种,用来制作薯片。我这个品种,比市面上的马铃薯更早开花、更早上市,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现在,马铃薯已经收完。薯麦轮作,可有效调节沙地生态,改变土壤。现在,我们种植的冬小麦都出来啦!”面对记者,思耀国依然难掩心中兴奋。
穿西装的“牧羊人”
“地下有‘黑金’煤炭,陆上产‘白金’湖羊。受江苏天下粮仓湖羊养殖方式和模式启发,我们探索出榆林沙地种养结合新模式。”这是思耀国的经验之谈。
“湖羊原产于太湖平原地区,我是榆阳区最早养湖羊的。只有把牲畜养好,才能把地种好。”思耀国自豪地告诉记者,农场引进40只湖羊新品种和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熟化合成、推广应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湖羊养殖,规模达到1万多只。利用羊粪还田提高了土地肥力,粮食作物轮作种植牧草又为养殖提供了良好的饲料,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有担当的“思想者”
在去年6月10日召开的高素质农民科普培训教材专家研讨会上,榆林市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负责人、榆林市榆阳区思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思耀国,与龙湾巧嫂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利,以“唯二”的高素质农民代表身份受邀参会。
为什么又是思耀国?以己之名的农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原来,农场主思耀国是陕西省首批职业农民领军人才、榆林市高素质养殖土专家、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名师、陕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榆阳区十佳高素质农民、榆阳区草滩羊产业协会副会长、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榆阳区耀国科普兴农分队队长等,还参加了榆阳区首批“头雁”培育,并担任班长。多项荣誉映初心。除了拥有一连串闪光的头衔,思耀国的农场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也是全国“模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