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育秧走上流水线 跑出春耕加速度
文章字数:1924
    层层叠叠的育秧盘“吐”出新绿。

    循环运动式育秧机进行喷淋。

    农民使用水稻精量育秧设备制作秧盘。

  春风细雨,绿芽新发。在今年的春耕育秧生产中,多地采用工厂流水线的方式进行育秧,节省育秧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统一管理,实现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
  育秧从“田”进厂 “集中育秧”效益高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连日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各乡镇积极抢抓农时,引导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今年,该县计划播种水稻98万亩,其中,早稻30万亩,比上年又有增加。
  在高沙镇石榴村供销合作社育秧工厂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始育秧大棚摆盘工作,为水稻适时播种提供保障。他们将育秧盘填入营养基质、淋洒营养药水、加入种子、覆盖土壤、喷洒水雾,做到盘与盘之间衔接紧密,横平竖直,秧盘内装土厚度匀称、高度一致。
  据了解,石榴村供销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000亩,机抛2000亩,在农业部门技术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摆盘作业,严格做到摆盘整齐一致、均匀紧密、到头到边,床土调酸达标、细碎、平整、土质疏松的标准,确保摆完一栋达标一栋。
  为确保种子准时萌发出土,合作社在催芽室内安装了密室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催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48个小时后,种子发出小嫩芽,就证明催芽成功。
  用无纺布育秧 省事又环保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壹耕耘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几十名工人忙着养护农机、整理育秧硬盘、粉碎有机营养土。合作社负责人陈剑忠将刚采购的2吨无纺布运到育秧工厂,他说:“育秧不再用地膜,用无纺布育秧,省事又环保。”
  陈剑忠是种田“老把式”。为避免塑料薄膜覆盖高温烧苗,2021年,他尝试使用无纺布集中育秧,摸索无纺布育秧自动放卷,节省人工,提升效率。当年,无纺布育秧自动放卷方法获批国家专利。
  “无纺布育秧,秧苗整齐、粗壮,根系强大。关键是无纺布没有污染,随插秧机埋入田间,能全部降解。”陈剑忠算了一笔账,以往采用地膜覆盖育秧,每亩需地膜15公斤,950亩育秧基地每季水稻产生废弃地膜14.25吨。采用无纺布育秧,生态环保,为保护耕地、水稻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壹耕耘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为12万亩稻田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去年,陈剑忠与农药厂家签订协议,将小容量瓶装、袋装农药,改为大容量包装,减少塑料药瓶、包装袋等白色垃圾2.4吨。
  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 将育秧从水田搬到了工厂里
  近日,在湖南省祁阳市观音滩镇润晖育秧中心,层层叠叠的育秧盘“吐”出新绿,随着齿轮转动上下循环,既利用了空间,又享受到了均匀光照。
  “别看这套设备只占地220平方米,单批次就能培育250亩稻田的秧苗。”祁阳润晖育秧中心负责人郑小宁介绍说。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是润晖育秧中心新添置的“宝贝”,它将育秧从水田搬到了“工厂”里,实现了选种、浸种、播种、催芽、运输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育苗工厂内配备了通风、降温、喷洒药物等智能设施,通过手机可远程控制育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让早稻育秧不再“靠天吃饭”。
  “棚里恒温27度,当设备检测到温度高了,就启用水帘、风机自动降温,温度低了,则开启加温器。还可以通过喷雾装置实现水肥控制。”郑小宁一边介绍,一边点击手机操作面板,几秒种后,自动喷雾系统开始运转起来,细密的水珠从喷头均匀地挥洒出来,显得秧苗愈发青翠。
  智能化、自动化系统能有效地规避恶劣天气对水稻育秧阶段的不利影响,15-18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节约了4-7天时间,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品质,省时省工又省力。“培育出来的早稻秧苗素质很好,每亩稻田秧苗将近省了40元。”白水镇种粮大户陈旦旦参观新设备后,立即下单订购了600亩早稻的秧苗。
  叠盘暗室育秧技术 有效提高水稻抗御低温冷害能力
  近日一大早,黑龙江北大荒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智慧农业示范区集中供苗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对叠盘暗室育秧工厂各项设备
  进行检修和维护,待播种期到来时,该中心将一条龙完成播土、浇水、播种、覆土、出盘、叠盘、入箱作业。同时,新建的大型叠盘暗室育秧工厂也在安装调试中,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为下一步育秧奠定坚实基础。
  叠盘暗室育秧技术是一项水稻育秧新模式,实现了工厂化育秧,主要应用了叠盘暗室发芽、工厂化1+N两段式育秧、高速播种、专业机器人智能码盘、自动化精准控温控制湿、机械搬运、电动轨道运苗等7项新技术。通过暗室内温度控制在30-32℃,湿度60%左右,48小时秧苗就可达立针期。此项技术主要解决了寒地水稻常规育苗过程中秧苗出苗慢,出苗不齐不匀、秧苗素质差、机插漏秧多、育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综合节本20元/亩。并且较常规育秧方式缩短育秧时间7天左右,有效提高水稻抗御低温冷害能力。
  (据央广网、新华网等)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