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 大食物观”让百姓餐桌更丰富
文章字数:3145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早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并将“树立大食物观”写进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树立大食物观,再次写进2023年中央一号文里。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人民对高品质生活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为树立大食物观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如何全面 理 解 大 食物观?如何树立大食物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如何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实现大食物观有哪些有效路径?本版对此进行了梳理。
  什么是大食物观
  什么是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让群众从“吃得饱”转向吃得更好、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健康,保障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树立大食物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一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战略需要。二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三是新时代增进人民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
  大食物观如何落地落实?一是守牢耕地红线,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森林要食物。三是大力发展渔业经济,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四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五是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为什么大食物观如此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营养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仅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21年达到483公斤,远超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
  与此同时,我国在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增速减慢,未来农产品增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仍面临多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与膳食相关的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正因如此,我们应着力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将高产高效、健康营养、环境可持续和气候适应、更具韧性、更具包容性五大多赢发展目标纳入国家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总体战略,以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如何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
  对大食物观如何更好理解、如何因地制宜践行?记者进行了采访。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主食越来越不“主”
  副食越来越不“副”
  专家表示,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管住、管好耕地的同时,树立大食物观,瞄准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生产和供给,形成多元化的供给体系在当前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大食物观要求,守好“米袋子”的同时,要拎稳“菜篮子”、端牢“油罐子”。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公斤降到2021年的124.8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公斤降到2021年的170.8公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说,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但如今,这一现象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在,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老百姓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健康”。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青说,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转变到新时代的大食物观,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成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有助于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探索多元供给向森林江河草原等要食物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结合资源环境,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拓展食物供给途径。
  我国大水面资源丰富,通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一些沿海省份正积极探索。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践行大食物观,一些地方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坚果、野生浆果、优质食用菌等资源丰富。如今,木耳等食用菌类成了大产业,当地多家企业专门从事食用菌种植、菌种研发,有效满足市场对食用菌的多样化需求。
  地处“黄金奶源带”的内蒙古,抓住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可以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产品由“量”
  向“质”的转变
  受访专家认为,更好实践大食物观,未来需要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设施农业聚集,提升设施综合生产能力。
  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罗明忠说,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培养高素质农民,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从而推动农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
  探寻大食物观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如今,大食物观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级农业农村、林草、科技等部门,正在加快部署、综合施策,不断推动人们的餐桌更丰富营养美味,中国饭碗端得牢、端得好。
  夯实粮食生产“命根子”
  近年来,黑龙江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让黑土地“喘喘气”,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
  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县创新设立“书记指挥田”,让各级书记为粮食生产“忙碌了起来”。党政同责齐抓粮落到实处,让粮食生产有更多保障。
  除了稳住耕地基本盘,科技创新也是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所在。
  2021年以来,位于潍坊市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持续开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实验,每亩玉米产量不减的同时,可收获大豆300斤左右。靠着创新,山东培育的济麦、山农、登海等系列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
  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
  “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大食物观内涵更加丰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还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也就是守好“米袋子”的同时,要拎稳“菜篮子”,还要端牢“油罐子”,实现整个食物的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各地正积极进行探索。山东半岛附近的深海中,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海中城堡”,只需数人操控,便可实现智能运行。这种被称为海洋牧场的“蓝色粮仓”。
  凝聚着海工装备行业工人智慧的智能网箱“经海004号”,2022年在烟台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海域投运。这一设备出自烟台中集来福士公司。近年来,这家海上钻井平台生产企业开始用海工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制造海洋牧场专用设施。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富祥说,“经海系列”深远海智能化网箱有效养殖容积达7万立方米,单体网箱年产渔获600吨到700吨。从此,在深远海“养鱼”,不再遥不可及。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