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科技支撑让春耕备耕动力强
文章字数:2620
    覆膜插秧一体机在作业。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保供的关键。眼下,全国多地春耕工作正在开展,田间地头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让农业生产更显“科技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卫星助力精准平地
  入春以来,津郊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一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农机设备卫星平地机,提高平地效率。
  近日,在北辰区双街镇庞嘴村的农田里,两台崭新的卫星平地机正在穿梭忙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镇德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投资10万元购进的设备。为提高作业效率,合作社还引进了最新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只要设定一次平整的高度,系统就会自动控制平地机完成平整工作,极大节省了人工。
  “这个卫星平地机就挂在拖拉机上,人只管开车,其他什么也不用管。”正在驾驶农机的德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雪冬介绍。设备调试好之后可以自动运行,平地铲自动升降,设置好铲的高度,就开始以卫星定位水平为准平地,遇到耕地里的高坎,平地铲自动下降,把高坎土铲平;遇到地块里的凹洼处,机器会自动升起来,把多余的土铲到洼地,把整块土地平整到高低误差在两厘米以内的水平面。同时,卫星平地机还具有伸缩功能,由2.5米至4米任意设置,效率比普通平地机提高了一倍。
  春播前平整土地对保土、保水、保肥、防碱保苗、机械化耕作和节约灌溉用水量都有重要作用,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换装新设备以后,土地平整效果更好,土地高度落差更小,从而避免积水等问题。相比以前的平地机,新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土铲的作业宽度,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极大提高了效率。单台机器每天可以平整土地50亩至60亩,保证春播不误农时。
  覆膜插秧一机搞定
  日前,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开阔的有机稻田里,轻便的覆膜插秧一体机缓缓前行,满载一盘盘水稻秧苗,所过之处稻田覆膜和水稻插秧一气呵成,划出一条漂亮的直线向远处延伸。不远处,小气候仪实时检测,湿度、温度、雨量、风速等尽收眼底,通过气象大数据“呵护”水稻全生命周期生长……
  在延寿县有机水稻覆膜插秧新技术应用现场会上,别开生面的有机水稻种植精彩上演,一项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让人耳目一新。正是春耕好时节,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瞄准更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启5000亩有机水稻的“智慧春耕”。
  记者在稻田旁看到,与普通插秧机直接把稻苗插在田里不同,覆膜插秧一体机要先给稻田覆盖一层薄薄的地膜,然后在膜上打孔,再把秧苗透过孔洞,插在田里。整套复杂的插秧流程一机搞定,为水稻全流程有机种植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主打覆膜田,产的是覆膜米。”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有机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明人姚宏亮说,给稻田覆膜,以物理隔离方式,抑制杂草生长、害虫滋生,无需再使用除草剂、除虫剂,助力覆膜米种植实现全程有机,更安全优质。同时,地膜也是“保温担当”,能为水稻全年生长提高200℃积温,地处第二积温带,可以种植第一积温带的优质稻米品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此外,这层膜还是“节水能手”,可节约30%灌溉用水。
  “2012年,我牵头发明了覆膜插秧一体机,里面有5项发明专利。这几年经反复改良,设备越来越牛。”姚宏亮介绍,目前,集“平床、铺床、入膜、打孔、插秧、压膜”六位一体的覆膜插秧一体机,大大减轻了春耕生产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大面积种植有机水稻的关键技术难题。
  科技“工厂”高效育苗
  眼下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节。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际华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育苗温室,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整齐排列的种植槽上,番茄枝繁叶茂,数只熊蜂飞来飞去,不时停留在番茄花上,工作人员则忙着管护幼苗。
  际华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育苗温室占地12000平方米,三个区域种植番茄,一个区域种植叶菜,均采用无土立体栽培。这使蔬菜生长过程摆脱了对土壤的依赖,有效降低了土传病害发生率,突破了连年重茬带来的土壤连作障碍。
  技术人员李东阳告诉记者,“这个椰糠条,是椰子壳粉碎之后,经过高温、发酵、杀菌,无毒化处理后,作为它的基质栽培。另外,通过环境控制系统,给予相应的水分、肥料,通过滴剑将水肥精准输入到椰糠袋当中,这样满足番茄的生长需要。”
  这里像是一个工厂,各种科技和各式设备,为大规模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育苗支持。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结合无土栽培、立体层架种植、潮汐式灌溉、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熊蜂授粉等现代化种植手段,工作人员可以设置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可控环境,实现绿色、高产、优产。李东阳介绍,他们通过系统跟锅炉的配合,可以把棚内的温度定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这样就避免了人为操作不当。
  通过数字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以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常年保持在最适宜生菜生长的数值,净水设备可以杜绝水体污染,再配合营养液,使蔬菜根系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目前,温室里种植着14000棵串收番茄苗,均处于开花期,预计三月中旬成熟。一棵苗可分3个枝杈,也就是说42000个枝杈都可以结出果实,每平方米可增收18千克番茄。大空间立体无土栽培模式,让番茄无限生长成为了可能。它的枝蔓不仅可以长到温室顶部,采收期也可持续10个月到12个月。
  智慧大脑调度农情
  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西岗镇,某种植合作社的刘女士走到操作台前,轻触两下屏幕,钢结构大棚顶端缓缓开启,开窗通风、自动温控、浇灌施肥一系列的操作行云流水。“原来大棚作业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现在只需轻松动动手指。”轻松的背后,是大量湿度、光照、温度、土壤条件等实时数据的采集和运算。今年,西岗镇投资5000余万元,在大棚内安装了50余个物联网传感器,借助山东移动5G智能网关的边缘计算能力,实现了大棚全方位、全天候的苗情、墒情监测,为保持农作物最佳生长状态提供了坚实科技保障。
  近年来,山东移动积极推进5G等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精心打造5G+智慧农业平台,能够实时显示和更新5G物联网系统采集的所有数据,助力农业人员全面感知作物生长情况,部署最佳策略。产前,根据地块的大数据模拟出每个地块的产量,科学推算出每个地块的种、水、肥、药的总需求量;产中,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动态监管作物长势,科学推荐小麦、玉米生长需求符合的灌溉、施肥、施药策略;产后,运用作物模型和遥感,模拟成熟度和天气,决策收获。目前,该平台已在德州、枣庄、潍坊、聊城、日照等地市落地,一张图全流程管控,助力精准种植。
  (本版稿件综合《天津日报》《黑龙江日报》等)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