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攻克防治小麦赤霉病关键技术 新型药剂既高产又安全
文章字数:649
  7月13日,记者从江苏省溧阳市科技局了解到,江苏省农科院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承担的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机制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有效解决“丰产带毒”产业难题,开发出的新型药剂。去年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示范推广面积500多万亩,其中常州50万亩小麦实现全覆盖,今年推广了1000万亩左右,其独特防病增产、降毒效果,确保了小麦丰产优质。
  “以往主要是关注小麦病害防治,防控以后可以挽回60%—70%的产量,但是小麦中毒素含量依然超标。我们科研团队聚焦镰刀菌毒素的风险形成和控制技术开展系列性研究。”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史建荣说。
  江苏省农科院科研团队从解决毒素发现难入手,发明了镰刀菌毒素标物制备与高通量精准识别关键技术,研制出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物质,实现33种毒素同步检测。同时,团队还研制出适合现场无损检测设备,1分钟就能判断小麦中毒素是否超标,满足了快速、无损检测的生产与监管需求。
  “团队从全国98%的小麦产区,抽样检测了2万多份小麦样本,建立了全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数据库,首次揭示了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消长规律。”史建荣说,我们还监测了40年间产毒镰刀菌种群演变规律,发现江苏地区产毒镰刀菌以3ADON化学型为优势种群,以解构镰刀菌毒素毒性功能点位为导向,筛选出高效抑菌减毒药剂,并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科研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同时,同步开展大量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示范,证明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都有着很高的防治效果。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