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耐盐碱“巨型稻”天津插秧
“巨型稻”每亩用种量1斤可达到普通水稻4至6斤的成长效果,稻株成长后,高度可达1.8至2.2米,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40吨/公顷
5月20日下午,由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耐盐碱新型高杆高产“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东白庄鱼场开始插秧,这也是华北环渤海地区首次在盐碱地上试种非转基因“巨型稻”品种。
“‘巨型稻’是由袁隆平团队水稻专家、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历经十余年所创制的超高产优质水稻新种质,堪称水稻界的‘姚明’。盐碱地种植巨型稻,就像是让姚明在非专业场地里打球。”天津袁品公司负责人祝卫忠说道。
宁河区农田土壤pH值约为8.8,为了实现健康种植,在选种、种子处理、苗床育秧、调土、插秧护根、营养生长、过程增效、生殖生长、收割九大环节中,科技手段随处可见。采访中,种植团队芦阳农业杨桂双表示:“插秧后,团队会对土壤进行实时观测。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益生菌含量,我们将补充50亿的复合益生菌群,以改善土壤活性,促进‘巨型稻’在盐碱地的生长,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禾下乘凉”一直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美好愿望。如今,“巨型稻”在盐碱滩涂上插秧种植,让这个愿望进一步变为现实。
“巨型稻”每亩用种量1斤可达到普通水稻4至6斤的成长效果。稻株成长后,高度可达1.8至2.2米,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40吨/公顷,为现有水稻的1.5倍以上。
据悉,“巨型稻”为单株插秧,每株秧苗间隔在40厘米左右,为的就是给其生长留出充足空间。另一方面,足够高的“巨型稻”优势还在于可实现“稻渔共养”。其蓄水深度可达40至50厘米,不仅可以养鱼,还能养水产经济动物,建立起“稻渔共生”的生态系统。
(据《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