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青岛陇南现代产业园,高级农艺师赵小平正在双坡面日光温室位于阳面的大棚里,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并指导务工的村民及时为西红柿掐尖打杈。一墙之隔的另一面大棚中,则放置着满满当当的香菇菌棒。
“这边是阳棚,栽植了小西红柿,另一边是阴棚,主要种植食用菌。”赵小平介绍说,因为双坡面日光温室分阴阳两面,他们就将这样的温室俗称为“阴阳棚”。“过去我们种植蔬菜,始终有一个难题无法解决,那就是由于墙体遮阳,蔬菜的越冬光照不足,且常规大棚内中间有3米宽的挡墙,还有5米多宽的阴面土地不生长作物,基本处于废弃状态,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赵小平说道。
据赵小平介绍,“阴阳棚”不仅通过阴棚种植食用菌,有效解决了土地浪费的问题,还让阴阳两种环境内生长的蔬菜相互利用、促进生长。“食用菌喜阴,对光照的需求非常低,阴棚我们可以种植香菇、木耳、凤尾菇、平菇、鸡腿菇等,而且在夏季阴棚有给阳棚降温的作用,冬季则可以保温。”赵小平说道。
阴棚与阳棚气氧互通菌菜实现一体化栽培
据介绍“,阴阳棚”有以下特点:
1、阳棚种植喜温喜光的蔬菜作物,背面阴棚种植喜弱光低温的食用菌,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2、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3、通过高位换气在冬季提高阳棚内的温度,特别是夜间温度,使阳棚中蔬菜作物免受冻害并促进生长。
4、通过下位换气可将食用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交换至阳棚作为蔬菜生长的气体肥料,将阳棚蔬菜作物放出的氧气换入阴棚促进食用菌生长。
通过阴棚与阳棚的气氧互通,有效地促进食用菌及蔬菜的生长,起到菌、菜相互促进的生态效应。
降低成本 提高品质
“阴阳棚”一般采取的是墙面隔断形式,山东省定陶县仿山镇惠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骥鸿说:“在共用墙的上部间隔约5米开一排40厘米×60厘米的窗户,下侧开一排20厘米×30厘米的圆孔,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开关,这样能使阴阳棚的温度和空气充分地交换,内外的资源动起来,大棚的整体效益就高了。”李骥鸿说。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与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陈运起提醒,“圆孔和窗户平时要保持关闭,打开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左右。”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试验结果显示,中间墙体夯土结构,墙体厚,下挖0.5米,保温效果较好,且建筑成本较低,但占地较多,挖土较费工,可因地制宜采用。
在聊城市国良家庭农场,李国良用遮阴网替代墙体,将大棚一分为二,一边种蔬菜,一边种食用菌,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增加通透性,更好地实现气氧互通。
另外,在实现分开种植的同时,可以将大棚合二为一,阴棚的菌渣就地还田后,将大棚棉被掀到正上方位置,光线直接照到阴棚,还能轮换着在这上面种蔬菜。李国良用这种种植模式,蔬菜产量提高了20%,蔬菜品质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赵小平算了一笔账:“一座‘阴阳棚’阴棚占地420平方米,可放置菌棒1万棒,产量1.5万斤,产值7.5万元,食用菌一茬3个月,一年可栽植3茬;阳棚占地600平方米,可以栽植各种蔬菜,以目前栽植的西红柿为例,一个棚一茬平均产量8000斤,以批发价每斤8元算,收益非常好……”
(梁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