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粮食
文章字数:1330
    孔明,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书中最相思》。    文笔率性,文心率真,不阿附时尚,不跟风潮流。幽默、风趣,鲜活、生动,以个性的语言还原并呈现汉字本色、词语魅力。散文清新,随笔轻快,具有文字阅读快感,富含禅思感悟,富有思想火花。

  孔明
  我说馒头、面包是白面做成的,白面是小麦磨成的,小麦是地里长出来的,冬播夏收或者春播秋收是很辛苦的,算废话吗?对在农村摸爬滚打中长大的人来说,当然是废话,但对城里不愿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来说则未必!莫谓我咸吃萝卜淡操心,且听我道来,就知道我说的有无道理。
  1984年暑假,我们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去乾陵参观时,公路上晒着麦子。一位女同学弯腰蹲下,手抓一把麦粒问:“伯伯,这是啥呀?”蹲在一旁的老农面目慈祥,笑眯眯答:“麦!”女同学一脸困惑:“麦不是白的吗?”老农笑吟吟道:“我娃是城里长大的,不懂得,麦磨成面就是白的。”说着,将一粒麦子用指甲掐开,露出白面。女同学满脸潮红,却也满脸喜悦,自言自语:“我还以为长出来的麦就是面粉!”我当时就在旁边,很不解她如此孤陋寡闻,另一位同学向我解释:“她是在机关大院长大的!”我才懂得原委。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首唐朝宰相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农家孩子,我是心领神会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因为土地能种庄稼,能打粮食,能当饭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应该记忆犹新,一些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一粒粮食都舍不得糟蹋,饭粒儿掉到地上,犹有人捡拾起来放进嘴里。什么叫揭不开锅?锅里没米,揭开锅只能喝白开水。在我们村里,娃娃都盼收麦,新麦磨成面,蒸成白馍,吃到嘴里就是人间美味。场上晒粮食,人人面上都喜形于色;家里粮食满仓,一家人都心里踏实;看见满瓮、满罐的雪白面粉,哪个娃心里不美滋滋的?往后上学去,起码不饿肚子了。
  不,我不是在忆苦思甜,我是想说明一个浅显得不能再浅显的道理:粮食来之不易是真的,粮食弥足珍贵绝不是说说而已,粮食不可或缺更不是传说。粮食就像水,没水喝,行吗?粮食就像空气,不呼吸,行吗?遗憾的是,越是贵重的,越容易被人普遍忽视、轻视;越是要命的,越是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过去在农村请客吃饭,最讲究吃白馍、白米饭,礼尚往来,送的也是白馍、挂面。在此我顺便普及一个常识,所谓白馍,就是纯麦面馍。在吃不饱的年月里,农民能吃上黑馍就不错了。所谓黑馍,就是麦面里掺了苞谷面,那麦面还是磨面时收的二茬面,头茬面是留作擀面条的。白馍之所以白,也是因为面粉是头茬的,相当于现代超市售卖的特粉。
  城镇在扩张,所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都主要在农村,因为青壮年农民都进城打工了。有种说法:“无工不稳。”工,当然是指工业。在此,我想发一声问:“无农就稳么?”农,我是指农业。我觉得,对于农业,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敬畏之心、珍惜之情。
  如今对于吃食来说,现代人越来越讲究了,讲究之一就是以不吃、少吃主食为时尚。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富足了,开始追求更加健康、营养的美食做法。但我们更要记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曾对一位减肥的女士说:“记住,主食,也就是粮食,永远是美食美味的黄金储备。”舌尖上的中国,底气应该是粮食,而不是别的,更不是挥霍、浪费!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之,再思之。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