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植400亩马铃薯,每亩产量3800多公斤,200亩玉米,平均亩产1100多公斤,去年又是大丰收。”2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昌汉敖包村村民肖春林刚刚卖了4万多公斤玉米,他高兴地说,“现在生态环境好了,科学种田,全程机械化,每年纯收入60多万元。”
与昌汉敖包村相隔300多公里的延安市宝塔区川口镇王庄村,村民文强在自家的果园里修剪果树。“要产出好苹果,不仅要舍得投入,还要科学管理,修剪、施肥等每个环节都不得马虎。”文强说,“我家12亩果园正在盛果期,每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
肖春林、文强的产业发展是陕北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记者从榆林、延安两市统计部门了解到:2021年,陕北地区(榆林、延安两市)粮食总产量293.55万吨,是1949年34.67万吨的8.5倍;苹果产量492.55万吨,是1949年453吨的1万多倍。
70多年前的陕北,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北部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一年四季风沙不断。“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黄沙压田又埋房,沙进人退走他乡。”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正是当时长城沿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实施,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陕北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北治沙、南治土,坚持不懈绿化造林,使漫漫黄沙变成了“绿洲”,延绵的荒山披上了“绿衣”。曾经缺粮少果的陕北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粮果基地。
(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