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温度10.1℃,相对湿度38.3%RH,土壤温度9.287℃,土壤水分14.656%……”
近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的明清板栗园引入了“智能管家”——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管理员通过电脑屏幕或手机App就能看到园区各项实时监测数据,并可根据土壤湿度设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此外,还能通过360度旋转摄像头看到栗树的生长情况,并查看自动杀虫灯的杀虫数量等。这是该镇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科院合作的成果。
明清栗园占地100余亩,
有栗树万余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栗树33棵,最老的一棵已经903岁了。传统的浇灌和施肥方式容易造成水肥浪费,用量多了少了都不利于栗树生长。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在每棵树根部都留有出水孔,可根据土壤水分、结合栗树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水量设置灌溉时间。栗树生长监测设备可监测叶面温湿度、茎秆直径、果实大小等。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园区的土壤温度、湿度、EC值、Ph值等。微气象环境监测设备可监测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全辐射、大气压、降雨量等。物联网自动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在夜晚通过紫外光引诱害虫,并通过高压网击杀害虫,每电死一只害虫系统会自动记录数据并上传。
“通过监测各种环境数据、控制板栗生长过程,可使板栗处于一个最佳的生长状态。该系统应用数字农业技术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可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板栗生长及环境数据。”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思鹏介绍。这些科技设备均采用太阳能发电,并配有传感器,每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形成数据库后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相关农业数字模型,为植株病虫害监测及预测预报、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和养分投入等提供支撑,实现板栗精准种植。
精准水肥不仅节约水肥,还可减少空包栗子现象的发生,提高板栗品质。此外,采用全自动设备节省了人工成本。孢子捕捉仪在病虫害产生初期就能发现,可实现病虫害预警,节约药用成本。
(张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