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首童谣以“小板凳,三条腿”开头,结尾几句是“我给奶奶打面汤,面汤不搁油,我给奶奶磕三头”。面汤需要像酱油、醋、酒一样地“打”,说明当时面汤还是正儿八经的商品。吃油拌面、油泼面、炒面等“干面”而喝面汤,可能和吃羊肉喝草原奶茶一样,都是一方水土一方饮食的文化构造使然,有名俗和养生兼备的科学道理。
面汤和酸汤不同,前者里只有面和煮面的水,后者则有醋葱姜蒜味精等各种佐料,面汤一定是烧开了“烹”好了面,才有的汤。而酸汤则可能提前“掺和”好,等着在另一个锅里煮好的面,两两相兑,是不是相配,那就看缘分了。有些汤面一端上来,一股冲鼻子的味精、鸡精或者别的什么调料的味道,面成了陪衬,汤充满了味蕾;有些汤面则表现得极为坦荡,汤是汤、面是面,就算同处一个碗里,似乎各自也并不感到别扭,只是攥着筷子的人可能多多少少会感到舌尖有些寡淡,恨不得把醋壶打翻在面碗里,又是或者干脆多嚼几瓣蒜。面汤里还加油盐酱醋和各种调料,这种滋味有点难以想象。
好喝的面汤,得会熬。面是磨坊里的小麦粉,水是二里外的山泉水。柴火灶最好,手工揉面、擀面、切面,门前捡拾的树枝、晒干的洋芋蔓等架起来慢慢烧开一铁锅水,细长匀称的刀切长面下到锅里,开一番、加点水,三番之后,面熟出锅。这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同时盛出一碗面汤端上桌呢?不是的。任何一个乡村主妇都晓得,这第一锅面的面汤太清澈,和白开水没啥区别。一定得再煮一波面,让面汤慢慢绵软发糊起来,才好喝。汤宽、汤窄、面汤味儿正不正,全在“饭大师”的手底下掌握着。家里来几个客人,一锅下几碗面,到第几碗时,给客人上面汤,都有不成文然而不轻易更改的“规矩”。
村里人不管是不是沾亲带故,一到过年必定要按老规矩相互拜年,吃一碗各自家里的手擀长面,在飘雪的冬日年景里喝着热乎粘绵的面汤,畅想来年的好生活。
那碗面汤,不仅寄托着村里人的乡情,更是对珍惜粮食情怀的一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