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王录俊:打造葡萄“中国芯”
文章字数:1866
    王录俊查看葡萄长势情况

    扫码阅享全文

  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燕军锋
  一个人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回答。1998年,他成为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引进红地球葡萄“第一人”,从最初的20亩示范园发展到现在的26万亩,位居全国第三,葡萄产业已经成为临渭区10万户家庭,3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乡亲们封他为“活财神”。
  他,就是渭南葡萄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最美农技员——王录俊。
  让土里也能“出金流油”
  王录俊1991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先在临渭区农牧局多经站干了七年,1998年转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便开启了“开挂般”的传奇人生。
  1998年8月,在一次与天津科技人员的交流活动中,王录俊得知由美国引入我国华北等地的红提葡萄,是国际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鲜食品种的信息,他便四处寻找,终于在渭南市场上看到了,一问价,20元一斤!王录俊吓了一跳,旁边摆的本地葡萄只卖5毛钱,差了几十倍。
  惊诧之余,王录俊得知,红提葡萄不仅穗粗粒大糖量高,而且果肉硬度大,便于贮运。他试想,如果能引到本地,种植效益一定也不差。说干就干!他到西安找相关专家探讨,不料却是兜头一盆凉水:这品种不耐寒、易日灼,还有病虫害,不适宜在关中平原地区栽培。
  然而,不是所有的激情都能被凉水泼灭的。“是骡子是马放出去溜溜,先试再说!”1998年11月,凭借着一股子老秦人那股“拧劲儿”,王录俊筹借了5万元买回5000株美国红提葡萄苗子,说服了渭河北岸、距渭南市区30公里的渭南市下邽镇见庄村7户乡亲,在第二年3月,建起了20亩葡萄园。
  寒来暑往,与葡萄两年的相守,两年的耕耘,王录俊终于等来了收获。2000年,见庄村7户果农种植的红提葡萄首次挂果,亩收益5000元,第二年亩效益达到1.5万元,这个效益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
  据渭南葡萄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刘小娟介绍,目前,在王录俊引进的100多个葡萄品种中,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紫甜无核等12个品种已成为当地葡萄产区群众主栽品种,带动临渭区葡萄种植面积由不足1万亩发展到26万余亩,辐射带动全市葡萄种植面积由起初的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2万余亩。
  为葡萄“造芯”,让葡萄“生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参加工作30多年来,王录俊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致力于果树特别是葡萄新品种及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每一个葡萄品种引进后,王录俊都要观察5—8年,将表现好的总结编写配套管理技术,然后向农民推广,将表现不好的留10株左右作为种质资源,作为培育新品种的种质材料用。经过反复试验,王录俊摸索创新出“Y”形架和“三带”整枝架型技术,不仅能使葡萄成形快、结果早、品质好、丰产稳产,还克服了葡萄被灼伤的难题。该架型技术 2008年被陕西省科技厅列为重大科技创新技术立项支持,全省推广面积超50万亩。
  红提葡萄还有一个致命弱点,成熟期遇持续阴雨容易裂果、霉变。2014年秋季,渭北一带遇到持续半个多月的秋淋天气,当地大面积红提葡萄因没有避雨设施而损失惨重。2015年,临渭区政府大面积推广葡萄遮雨棚,并给予每亩300元补贴。而这一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正是出自王录俊之手。
  “一项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当地果农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简易避雨栽培平均一年600元的投入,能多卖6000元,这是1:10的投入产出比!我们从2亩地开始试验,现在已累计在渭南市推广避雨设施栽培30万亩。”据王录俊介绍,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的好处在于防病、减少裂果、减少农药、减少劳力,这些可以让每斤葡萄增收2—3角钱。但最重要的有了避雨设施可以让葡萄延迟错季上市近50天,让每斤葡萄增收1—1.5元。按照多年平均亩增收5000—8000元计,40万亩估算每年可增收20亿元,同时平均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次数68.5%,每亩节支和减少病害烂果损失约1500元以上,估算年可节支6亿元,两项合计年增收节支总额超20亿元。
  “杂交育种是一项很漫长的工作,王所长很有耐心,对我悉心指导,手把手教,希望我们团队共同努力,能培育出系列优良的葡萄品种。”王金锋告诉记者,他是渭南葡萄研究所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团队分工的研究方向是葡萄杂交育种,在王录俊的培养指导下,他收获不少,已获得首批渭南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支持。
  栉风沐雨,风餐露宿,伴着蚊虫叮、烈日灼晒,年复一年,王录俊团队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坚持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目前,王录俊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然而,他至今仍带领团队奋战在渭南葡萄产业研究一线,继续进行杂交育种,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为葡萄“造芯”,让葡萄“生金”。
  “要力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葡萄品种,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王录俊壮心不已。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