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俊
我小时候饿怕了,始终对粮食怀有敬畏之心。
早年大集体那阵,我就亲眼见过母亲在收获过的裸田里,拾麦穗、拾苞谷棒子的场景。我也和母亲一起干过这种“颗粒归仓”的农活。
这样的生活在那个年月里屡见不鲜。那阵子,我们放学后不是背上背篓去山坡上扯猪草,就是去捡拾遗落在庄稼地里的粮食。
还记得那是秋后的一天,连日阴雨才放晴没几日,生产队仓库的院坝还没有干透,队上把当天割回的秋粮(黄豆)摊晒在院坝里,当豆荚在阳光下晒得炸裂之时,父辈们就给牛套上石磙,牛棍一挥,牛就在场院撒满阳光的金辉里转圈圈。这时,牛歌满院,阳光满院,丰收的喜悦满院。到了下午,院子里的黄豆风干归仓后,场院在一天沸腾之后回归了平静。
等到晚上,我们这些小娃们来到场院内玩耍,突然看到院坝上被石磙碾压进泥巴里的豆粒,一颗一颗像繁星。于是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这些豆粒剜出来?我的提议顿时得到了伙伴们的响应。我们一呼啦鸟兽散地回家拿了缸缸碗碗,又像麻雀一样飞回来,匍匐在场院上用竹棍开始剜起这些镶嵌在泥巴里的“珍珠”,我们像比赛一样不停地剜着,生怕哪一粒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再次被遗漏。
月亮已经从东山头上爬出来了,天上的星星开始和我们打起了哑语,我们依然没有离开的意思。直到母亲长长的呼唤声穿透夜色钻进了我的耳朵,我们才端起沉甸甸的茶缸和搪瓷碗依依不舍地归了“巢”。
时光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年拾麦穗剜黄豆的后生都做了爷爷婆婆。如今,每当看到校园泔水桶里倒掉的米饭馒头面条,我心里就掠过一阵难受。现在的孩子们都是蜂蜜罐子里泡大的,他们哪知粮食的珍贵,哪感受过那个年月里饿怕了的情景呢?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做到忆苦思甜,居安思危,节约每一粒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