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放粮,儿时的节日
文章字数:704
  ■李霞艳
  小时候,我分辨不清各个节日有什么区别,常常把放粮记作最盛大的节日。
  放粮的年代,是计划经济时期,粮食被国家统购统销,平均供应。放粮,是只属于我们这代或者几代人的记忆。那时,每人二十七斤定量,只有中学生和职工享受三十二斤,每月每人只能领到八斤面粉,一斤大米,半斤豆油,其余的数量只可以领玉米面、高粱米等一些粗粮。每家每户的成员和定量,全部登记在一个粮食本上,这个粮食本就是领取粮食的通行证。
  那时,放粮成了我们的念想。我们一天一天的盼着,盼望着放粮的车早点驶过来。情急之下,就攀上柴垛瞭望,每驶过一辆汽车,我们就认真观察车厢坐着的人装束,是不是穿着白大褂、戴着小白帽?如果是,我们会迅速从柴垛上跳下来,找出粮食本,准备好粮袋子和运输粮食的爬犁,然后,全家人浩浩荡荡地到小粮店排队,恭候放粮。尽管掌握的“情报”非常及时,我们还是落在了后头,只好耐心地、一寸寸地努力向着窗口挪动。一上午的时间,才排到窗口,领到应有的粮食。我们用细小的、低矮的袋子盛白面和大米,用那些又粗又高的袋子盛粗粮,豆油有它专用器皿,是一具绿茵茵的玻璃瓶子。
  在我眼里,胖墩墩的粮袋,是最吉祥的象征;精细的、苗条的粮袋,何尝不是珍贵的幸福?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它们,生怕不慎把这吉祥和幸福散落在地上。
  1979年春天,春风异常温暖,改革的步伐探索地迈进林城。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可以用粮食本领到一大袋子的面包和烧饼,那份喜悦让我记忆犹新。1990年代后,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吃粮食再不用通行证了,我们也可以到威海发展、到珠海旅游、到北京追逐自己的梦想。
  如今,放粮不再成为我们生活的节点,可每当我回忆这段经历时,仍会津津乐道,仿佛幸福的时光定格在了那一刻。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