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2版
发布日期:
小拐枣成大器
——看陕西旬阳如何把拐枣产业做大做强
文章字数:1832
    王茂均查看拐枣酒的品质

   
  通讯员 华荣艳 全媒体记者 李梁愿 刘欣 王革委
  近些日子,家住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王义沟社区2组的鲁继成,几乎每天都要到自家的拐枣园里走一圈。望着枝头一串串即将成熟的拐枣果,他心里美滋滋的。霜降前后,将迎来拐枣采摘期。今年雨水充沛,果子结得繁茂,按照往年的价格,每斤收购价1.5元,今年能有将近2万元的收入。
  高兴的不止鲁继成一人。就在一个月前,在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上,县上组织涉林龙头企业和以拐枣产业为主的特色森林食品企业在会上参展,捧回包括“拐枣醒酒解酒护肝功能性产品”“汉澜天然硒万寿果鲜果浓缩汁”“汉澜枳椇汁”3项产品金奖。旬阳拐枣产品,广受各方客商的青睐。旬阳正在让拐枣这枚寻常小果,从田间地头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致富果。
   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拐枣的故乡”名副其实
  旬阳的山山峁峁和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拐枣树,溯及栽植历史,树龄在好几百年的拐枣古树并不鲜见。研究证明,旬阳县系全国拐枣最佳适生区,被林业专家认定为“拐枣树的故乡”。
  作为旬阳县几个拐枣种植的万亩镇之一,仙河镇近年来通过创办农民合作社、引进外出创业能人、组织农户自主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拐枣产业,全镇共栽植拐枣17362亩。仙河镇党委书记范胜忠告诉记者,2016年秋季,按照县上林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亩均植树30多棵。今年部分果树已零星挂果,预计明后年将迎来盛果期。
  地处仙河集镇下游、仙河口村3组的旬阳县天合生态农业合作社,是仙河镇4个以拐枣产业为主的农民合作社之一。
  走进该合作社的拐枣种植基地,成片的拐枣树长势喜人。范胜忠介绍,自2016年9月合作社成立以来,该合作社共流转了690亩土地栽植拐枣。为了对接后期的日常管护,合作社以又将果园交给村民照看,每年支付500元的劳务费用。
  近几年,旬阳县采用“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历经不断培育、改良、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拐枣万亩镇6个,千亩示范村30个、百亩产业园102个,启动拐枣标准示范园3个,拐枣种植总面积达36.9万亩,居全国第一。
  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培育农民增收长效产业
  在旬阳,只要提起王茂均,很多人的脑海里迅速闪现出两个响当当的称号:“酒哥”和“拐枣王”。最近几年,他的人生又和位于县城城关镇龙头村的万寿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山上栽植800多亩拐枣,山下建起酒厂,窖藏着好几百缸有年份的拐枣原酒。
  2011年,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时任浙江绍兴某一出口企业高管的王茂均,毅然辞去近百万年薪的副总职务,经过多番考察论证之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拐枣上,并将全部精力投在了拐枣酒的研发和生产上。经过努力,2015年,他拿到了全国第一张拐枣酒工业生产许可证,“拐枣王”酒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拐枣酒酿造技艺的代表,王茂均成为这一技艺名副其实的传承人。
  十年磨一剑。如今,该公司已成为旬阳县专门从事从事拐枣产品研发加工的龙头企业,王茂均借鉴国内外先进酿造技术,用土法烧制拐枣酒,填补了国内拐枣酒市场的空白。据王茂均介绍,目前公司主打产品为无勾兑手工酒,以拐枣为主要原料,经自然发酵形成,是国内首家果香型营养白酒,年产原酒100吨,产值约为3000万元。
   市场热度不减亿元产值产业的信心与底气
  2019年对于旬阳县金寨镇谭家院社区电商站点负责人梅伟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通过电商平台,他把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来的15万斤鲜拐枣以水果类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平均日销售达3000余斤。这个秋天,面对即将到来的拐枣销售季,梅伟已经和农户预定好了货源,并且提前订购了十万只包装箱,还在电商平台上开通了预售渠道,只等霜降,鲜果一采摘,就立即安排发货。
  广阔的市场,不仅提振了百姓发展产业的信心,也让外来客商接踵而至。
  今年1月18日,韩国考察团一行50人来旬考察拐枣产业,在白柳镇佛洞村3组的红椿树口,发现一棵树龄500多年的“拐枣树王”。考察团纷纷和古树合影,并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并随后召开了中韩(旬阳)拐枣深度研发合作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9月1号,一家计划占地20亩,投资3000万建设的“拐枣林芝抑癌生产线”台资企业也将落户高新区。种种努力下,2016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2017年6月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品牌农商发展大会上,“旬阳拐枣”品牌被评为“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据了解,旬阳全县目前拐枣挂果面积5.95万亩,年鲜果产量8万余吨,占全国拐枣总产量的80%左右,实现产值1.57亿元。全部进入盛产期后,拐枣总产量达30万吨,基地产值达到10亿元,该产业将有6.8万农户受益,带动贫困户2.2万户脱贫。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