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母驴多因配种误入直肠、发情鉴定操作粗心所致,或是马类家畜当掏取直肠结粪时,由于粗硬的粪渣或操作不慎引起。
临床症状
母驴多数于配种后或掏取结粪后3~4日,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频频努责,肛门及周围凸隆,偶尔排出1~2个硬小粪球,并覆有棕黄色或棕红色泡沫样粘液。
轻者,在肛门局部或排粪时可见一或数个球样,如黄豆至乒乓球大小不一的水疱,呈环状塞于肛门或突出于肛门之外。病初水疱充血、粉红色,时间较长时则为暗红色,水肿加重,硬而肥厚。严重时会破溃腐烂,排出黄色粘液与血液,或变为疮。病驴频频努责,排粪困难。
患畜精神尚可,呼吸、脉搏、体温一般多正常。
治疗方法
1.常规保定(如耳夹子保定法、柱栏保定、提举一肢保定法等)。
2.用温肥皂水清洗肛门周围的粪便等污物,消毒液灭菌消毒。
3.轻轻牵拉肿疱,肛门即外翻。在加热到35℃左右的2‰高锰酸钾溶液中,加芒硝溶解,清洗肛门与向外脱出的水疱。
4.若水疱较小、数量较多时,可用消毒针刺破。若水疱数量较少时,可用注射器抽取水疱内的液体。若水疱较大时,可用消毒剪从内向外,从下到上环状剪除水疱(即肿胀的黏膜)及邻近的瘀膜腐肉,并涂搽碘酊或碘伏,创面涂洒云南白药、抗生素,肛门则自行回缩。
5.若有全身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抗生素、退烧、促进消化等药物。
护理与预防
治疗当日,减少饲喂量,同时喂给容易消化的、柔软的草料。为防止发生便秘,可适当灌服石蜡油、植物油,或大黄、芒硝等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此外,做直肠检查时注意操作程序和手法,忌粗暴。此外,动物本交配种时,要注意人工辅助及母驴的保定。(毛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