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秧苗长在“枕头”里、手机成为“新农具”……在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这些“高大上”的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入园区及农户的农业生产中,描绘着“未来农业”发展的美好图景。
园区自2017年4月创建以来,通过“互联网+”,聚集各类要素资源,把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示范带动与调整农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将农业科技的种子播撒在“一带一路”上,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拿起手机轻轻一点,即可实现浇水、施肥等种植步骤……“你能想象这种远程操控种地吗?他们正在实现这些。走进4000多平方米的阳光板连栋温室内,虽然只有两三个工人,但他们一点也不忙碌。
温室里的排气扇一会打开了,又自己停了下来,一会棚顶上“吞云吐雾”,这是在智能控制下自动喷雾降温加湿,水肥一体化系统也在自动循环着,整个温室系统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按照程序自动运转着。
园区各个温室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温水气肥是如何智能控制?园区物流系统、溯源系统、能源动力系统的管理是如何实现的?
杨凌农科集团在智慧园项目规划建设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围绕着这个问题和国内顶尖的信息化企业、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农业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最终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在智慧园实现了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决策和管控,打造出国际领先的农业全产业链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跨界融合。
园区负责人郭海强介绍,指挥这套程序的“大脑”,就是智慧云控制中心,每天都会有大量数据生成,也会有大量数字化指令输出,只需通过手机端,就能对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水、二氧化碳、肥料等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室内情况下达指令,实现自动化浇水、施肥……
作为园区的智慧中枢,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将“工厂化”管理理念引入农业生产,推广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主攻精品化路线,应用现代高科技,实现果蔬种植远程监控,全程可追溯,在现代农业的新征程上走出了引领农业新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
智慧农业,让村民从传统的“靠天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园区主要培育宝莲灯、红掌花、仙客来等高档观赏花卉及绿色有机蔬菜,集生产、展示、科研、体验为一体,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及休闲农业,无疑让现代农业园区科技感和科技元素十足,已成为杨凌全面推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