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华山论豆“小产业”迈出“大步伐”
——2020年陕西省现代农业豆类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暨观摩研讨会侧记
文章字数:1875
     图为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梁福琴(中)和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斌(左)为观众讲解大豆管理技术

  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燕军锋
  金秋九月,黄了豆荚,满了收获。尽管秋风飒爽,却丝毫没有影响2020年陕西省现代农业豆类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暨观摩研讨会的火热召开。
  9月17日~19日,在巍峨的华山脚下,来自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门领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豆类科研与技术人员,豆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以及相关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赴大豆之约,一幅“大豆产业链全景图”正在铺陈……
  如何抓住“进一步落实《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体系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决胜脱贫攻坚的通知》精神、全力确保陕西粮食安全、全面提升豆类生产整体水平、助推豆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从“论文导向”转变为“产业导向”,打好“集团军式协同创新”这张好牌?这场2020年陕西省现代农业豆类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暨观摩研讨会堪称“破题之举”和“最好回答”。
   体系挑梁 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两实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豆圈”里的人都知道,我国是大豆原产国,种植历史悠久。但是我们的平均单产只有120公斤,比美国低50公斤,总需求的80%以上靠进口。会议强调,由于面临夹缝中求生的“囚徒困境”,我国大豆在挫折中奋起,走过了一条励精图治的“涅槃之路”。
  在传统农业的“古老田园”中嫁接“科技新枝”,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梁福琴和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斌“双首席”领衔的专家团队,分别开展育种、种植创新、栽培与土肥、病虫草害防控、豆制品加工与营养、机械化和种子产业等研究领域的技术协作攻关,积极为陕西大豆产业振兴提供“科技赋能”。
  据梁福琴介绍,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及参与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结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两减一增三基本”等战略,以提升全省大豆整体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规模化绿色优质高效大豆生产及大豆调优保优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为核心,提出构建“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同时,紧扣陕西省大豆生产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科企合作,在大豆新品种、新技术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据了解,梁福琴提出在关中地区大面推广的“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是一项非常成熟的节本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已在黄淮海地区连续5年创亩产3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
  在梁福琴团队的科技帮扶下,延安、榆林、宝鸡、安康、渭南、商洛等示范点的大豆高产创建田,创造了一座座产量“珠穆朗玛峰”。以陕西省延安市旱地大豆种植为例: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解家沟7亩“冀豆12”,平均亩产279.1公斤;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张村驿村250亩“汾豆78”,平均亩产256公斤;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道南村70亩“冀豆17”,平均亩产245.5公斤……
  警钟敲响“中国已经开始重视大豆危机”
  “中国已经开始重视大豆危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吴存祥研究员认为。
  “陕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持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强基础提产能、保供给促发展,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表示。
  但是前不久在陕西杨凌召开的陕西省小麦产业体系工作推进会暨培训观摩会上,任步学指出:一方面,陕西粮食消费量呈现了一个持续稳定增加的态势,2018年陕西省粮食消费量为306亿斤,和2017年比起来持续增加。另一个方面,陕西粮食自给率大幅下降,2018年粮食自给率是80.1%,2019年已经下滑到了70%。
  粮食安全无小事。本次会议上,吴存祥研究员从宏观层面上作了《黄淮海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主旨报告。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与改良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作了《豇豆属种主要食用豆遗传改良研究》的主旨报告,她从微观层面上为大家揭示了豆类的“密码”。
  从宏观到微观,吴存祥、田静等专家的精彩讲座,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顿悟“一豆一世界”。工作安排及交流、培训环节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到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作物研究所和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花家寨的陕西省夏大豆高产创建田进行了观摩学习。
  集智聚力,谋篇布局。这是一次总结前段工作的现场会,又是一次交流经验的讨论会,还是一次布置任务的动员会。不少人建议,豆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今后要勤沟通、常交流、多协作,好好珍惜和把握这次机会,安下心来搞科研,把三秦大地的大豆产业搞上去,让豆类这个“小产业”迈出“大步伐”。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