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冯玉龙
“我们发展茶叶种植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深入了解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是否符合茶叶种植条件,不能盲目扩张。”安康学院副教授纪昌中说。
“茶叶管护过程中,要把握水肥的施放标准,一些微量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针对不同品种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施肥有意识地干预,将对提升茶叶品质占尽先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龚春梅说。
为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为陕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根据陕西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陕西省“3+x”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加强陕西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茶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开展,8月14日-15日,陕西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座谈会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召开。
近年来,全国夏秋茶产量较高,总体质量层次不齐,春茶总量缺口较大,尤其是优质茶叶缺乏。同时,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专家的融合程度不够,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不紧密,一些新技术新成果落地慢、落地难。
因此,本次会议重新组建了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构建“双首席专家+岗位专家+技术团队+重点试验站+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高素质农民”的升级版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合作模式,这是探索建立省农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新路子,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座谈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周天山从茶产业通局优化与新产品开发、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专家之间的交流,加快茶产业技术优化升级。
“我们在发展茶产业过程中,把示范园建设与农业科技有效结合起来,重视茶叶单产与品质,而不是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来获取收益。”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鲁玉俊说,优良品种的培育种植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发展主导优良品种已成为陕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品牌打造 提高市场认知度
“有品类,无品牌”是茶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产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国内知名的茶业品牌屈指可数。中国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各个原产地都有不同品类的品牌,品牌多样化但影响力不够,这也是茶行业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随着茶产业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陕西省茶叶种植与炒制技术也在稳步提高。但在茶叶品牌化与宣传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短板。众所周知,西湖龙井并不是在杭州西湖种植;黄山毛峰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它们都借助了当地的风景名胜来取名,陕茶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融入传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古迹等元素,打造一个响亮的陕茶品牌。”陕西省西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杨远禄的一番话在现场引起了阵阵掌声,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陕茶产业技术体系也将加强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促进机制,打造一批消费者喜爱、竞争力强的标志性品牌,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以茶为引 山青之处富农家
一杯茶见绿水青山。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茶产业时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因茶而美。这不仅是陕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的结果。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茶产业优先发展与美丽乡村游发展深度融合,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紧密结合,把富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让陕茶产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副处长齐高强说。
陕西省各茶叶产区应坚持茶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坚持把茶园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景观来打造,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推进茶叶基地园林化、工厂茶楼景点化,形成“登茶山、游茶园、采茶叶、购茶品、赏茶艺”为一体的“三产融合、茶旅并行”发展模式。2019年,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茶文化生态观光旅游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全县产茶13850吨,实现产值约15亿元。茶产业已成为该县富民强县的优势主导产业。
未来,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将持续发挥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主动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同时,要注重技术落地,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好的技术及时惠及茶农,推动陕西茶产业积极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