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孙世铎:紧抓种猪不松手    稳定生猪核心育种群
文章字数:1618

▲孙世铎正在梳理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究。
孙世铎养殖

   开栏语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猪粮安天下”的猪肉保障和安全自然也不例外,保证猪肉供应与品质安全自然也成为行业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行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此种局面之下,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大量中小散户持续永久性退出,规模化加速发展,大集团养猪业的热情再度高涨,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等。同时,“猪周期”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助推因素。
  即日起,《农业科技报》开设“稳生产促转型·保障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专栏,以期透视行业发展、引导企业生产、帮助农民致富。 
  
  全媒体记者 申小燕 耿苏强
  目前,母猪扩繁不足,仔猪供应紧缺,猪瘟防控仍存变数,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生猪生产同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种猪生产能力一度出现“断崖式”下降。
  对此,陕西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产业体系)专家团队紧紧抓住种猪生产,推进生产性能测定、选种选配等基础工作,积极尝试区域联合育种模式和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了行之有效的生猪生产发展模式。
  同时,依托大型养殖企业,围绕新品种选育、高产繁育母猪群扩充、猪病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联合育种模式成效显现
  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孙世铎介绍,生猪育种依托企业导入新丹系猪多产仔基因,通过不同品系杂交生产二元母猪试验,表现出产仔数多的优势,瘦肉率、生长速度都有明显提高。
  品种选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产业体系2019年在华阳公司对“华阳黑猪”新品系选育,导入新丹系猪多产仔数基因,完成60窝杂交一代猪的横交,经测定头胎平均产仔数12.68头,并共获得黑毛后代猪26头。对关中黑猪进行了5年多系统选育,导入了苏太猪、北京黑猪的杂交试验,获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在非洲猪瘟横行的时期,进口纯种猪冻精是最安全,最经济的种猪基因性能改良工具。
  孙世铎说,目前,产业体系通过引进英国DP纯种猪精液,扩充杜洛克、长白、大白猪血统,把国际领先的猪遗传物质导入到核心群中,这意味着,为下一步建立新品系打下了遗传基础。
  扩大母猪群提高繁殖率
  仔猪“一猪难求”是影响出栏任务的最大“猪鼻子”。
  针对目前生产水平较低的现状,产业体系组合商南丰联集团天御种猪场、汉中顺鑫鹏程种猪有限公司、安康阳晨养殖有限公司和志丹秦宝种质有限公司良种资源,精选优质原种,并以丹系、加系和美系种猪群为基础,引导全省较大的扩繁场生产高品质二元母猪,扩繁场繁殖率明显提高。
  其中,星光公司猪场母猪PSY超过了26头。
  能繁母猪扩繁不足是影响今年生猪出栏任务的另一个“猪鼻子”。对此,产业体系依托大荔种公猪站、兴平星光公司种公猪站等开展猪精液稀释液研究与推广,2019年推广猪精液10多万头份,配种母猪5万头,产仔猪近百万头。
  据了解,饲养一头母猪从出生到配种需10个月,妊娠需114天左右,保育仔猪体重到15kg需2个月,养殖母猪见效需要14个月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开始恢复生产的猪场今年要实现大批出栏依旧面临不小困难。
  层层布防提升生猪防疫能力
  “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特效药和疫苗,只要一头感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一圈猪都得扑杀,这对养殖户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为此,孙世铎把防疫当作头等大事。
  为了让养殖主体放心大胆养猪,产业体系的做法,也颇具借鉴价值。
  孙世铎介绍,目前产业体系分别在陕西华阳、柞水下河村等开展防非洲猪瘟综合技术推广,采用建设生猪销售中转站,购置专用转猪车,配置高温高压消毒机,建立了PCR检测室等模式,建立了科学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为养猪企业建立起有效的防非技术体系。
  “这两个场猪群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群死亡率下降3个百分点,全年出栏较去年增加50268头。”孙世铎说。
  如今,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和恢复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我国生猪养殖正在逐步恢复元气。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