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康军
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群福村,一个个干净整齐的农家小院,一面面寓意深刻的文化墙,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产业发展了 贫困户笑了
这两年,在群福村,8组50多岁的尹有文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以前住在高山上,全家4口人挤在两间茅草房里,挖药材、种烤烟、养蜂子,年头忙到尾,挣的几个钱全家只能勉强够吃,”尹有文说。
尹有文没文化,种烤烟、养蜂子效益很低。2017年他加入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后,有了专业技术指导,销路也不愁了,养蜂由零星的几箱迅速提高到60多箱,烤烟成了增收的副业,年收入4万多元,告别了贫困。如今,该合作社里像尹有文这样的会员还有76户,养蜂达4000多箱。今年尹有文投资20多万元,住进了位于黄官镇桂花村新修的100余平方米的新房。
“真没想到,跟着合作社养蜂子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利润!这条路我算是选对了,”尹有文很自豪地说。
去年秋天,群福村一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是忙碌的人影,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然而,几年前要在群福村发展茶叶,可以说是有些异想天开,镇上运来茶苗村干部磨破嘴皮也无人问津。5年前,75岁的老党员杨会清,利用自家4亩多地,栽上了茶苗,为此很多人不解和嘲笑。到了去年,4亩多茶园迎来了第一次收获,有了近2万元收入。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多户村民没有人动员,主动将50多亩好田好地腾出来栽种茶苗,镇上运来几批茶苗一抢而光。
做强优势产业 稳定脱贫成果 群福村2016年整村脱贫后,坚持政策不变,队伍不撤,干劲不减,立足资源禀赋,始终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稳定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先后发展茶叶、核桃、烤烟、高山蔬菜等3500多亩,养蜂6600多箱,家禽、家畜23000多头(只),逐步形成“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种养基地7个、扶贫工厂2个、旅游配套服务公司3个、专业合作社2个。土蜜哥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灌装生产线一条,从事土蜂养殖、蜂蜜灌装及销售等业务,带动周边400多户群众有了增收渠道,荣获2018年度“最天然土蜂蜜冠军”。喜神印象农业公司建起了茶叶和干菜生产线,300余户群众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五里浸黑毛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土猪繁育基地,打造了庖汤美食文化产业园,每年举办为期2个月的庖汤美食文化节,年实现收益近100万元,带动辖区内农户散养的黑毛土猪全部得到了销售。
如今群福村建起了扶贫工厂,订单收购农户鲜叶,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了产业链;规模养殖的土蜂蜜,走进了各大超市,走进了千家万户,线上线下都受到顾客青睐;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扶贫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稳步增收了,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了,公益服务有保障了,农村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了,幸福的日子越过越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