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北斗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小雄
黄连河村地处川道,曾一度是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贫困村的代名词。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培育“林-菌-禽-渔—游”综合性立体循环经济,让昔日的贫困村“活”了起来,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美丽宜居新农村的华丽转身,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打造林下经济综合体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黄连河村,放眼望去树木郁郁葱葱,流淌的溪水从村前绕过,成群的鸡鸭鹅在林间鸣啭,一棚棚充满生机的菌菇茁壮成长,昔日的小山村如今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度假村。追根溯源,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村里紧紧依托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是分不开的。
2015年,地处黄连河村的国有林场进行改革,成立了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木耳、香菇等特色菌菇种植,同时还引进了灵芝、桂花雀等十余种珍禽水产养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如何让村民依托家门口的“林下经济”发家致富,镇村两级领导决定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规范机动地、四荒地和村民土地入股、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与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同发展,走出一条以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的新路子。“我们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在2500多亩口粮地和230亩机动地上想办法,成立了黄连河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三权分置’,实施了三变改革。”村党支部书记王顺仓介绍道。
据了解,当地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木耳和香菇等,并在公司打工,实现了“流转一份土地,得到三份收入”。几年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30多万元。
趟开产业助农致富路 黄连河村是典型的洛河峡谷川道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45户579人,虽然总耕地面积3611亩,但仅有600亩果园,沟深林密,小气候多,村民广种薄收。当过20年老支书的牛中源提起村子以前的情况直摇头:“我们黄连河村在过去是山高沟深、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一业兴百业旺。2018年,在镇村两级领导的积极争取下,村支部一班人开始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硬化进村巷道、铺设排水排污管道,对全村145户村民的院落门墙、门楼等进行改造提升,让穷旧的村子摇身变成了唤起人们乡愁梦的美丽村庄。
“现在我们村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民口袋也鼓起来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牛中源自豪地说。
“今后,我们要继续扩大林下经济产业规模,建立智能温室大棚,实现产业格局多元化,同时启动王世泰故居修复项目,建成红色教育基地,继续完善旅游要素,将我们村打造成民宿体验、休闲观光、生态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首选地。”对村子今后的发展,黄连河村第一书记王曙辉已经有了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