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杨凌:让种子“说话” 把农耕文明传向“四海八荒”
文章字数:1320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绿色的麦田上,照得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农民丁永平心里暖暖的。一畦畦绿油油的麦苗,昭示着2020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作为“西农979”小麦的“铁杆粉丝”,丁永平种植该品种已有6年。
  “好种子会‘说话’。颗粒饱满、抗病虫害,这些都能印证品种的好坏。”丁永平说。
  会“说话”的种子 让国人牢端饭碗
  在农作物育种特别是小麦育种方面,杨凌培育了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品种。“碧蚂1号”“矮丰3号”“小偃6号”“陕农7859”等品种主导了我国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选育的小偃6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多年来,杨凌培育了“西农979”“西农20”“西农511”“西农3517”“陕农33”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小麦新品种。时至今日,“西农979”依旧是我国小麦种植的“当家花旦”,种植范围已遍及7省市,成为全国第三大种植品种,累计推广1.42亿亩,生产优质小麦50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02.1亿元。
  每年的8月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杨凌油菜品种把这里装扮成了金色的海洋。
  位于杨凌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从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到2010年育成第一个含油量高达50.01%的春油菜杂交种“秦杂油4号”,再到近年来新育成的春油菜杂交种“鸿油88”“秦油558”,其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等地区种植推广……
  呼伦贝尔拉布大林农场副总经理郭祥金说:“谁掌握了良种,谁就掌握了未来。‘鸿油88’油菜品种依靠着较强的抗旱性,以及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含油量高的特点,深受各大农场和地方种植大户的青睐。”
   厚植农业情怀 深耕国际田野
  今年82岁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殿荣曾用八年的时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并在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湖南省、四川省等地大面积推广。
  其后,在40多年的育种生涯里,李殿荣育成品种累计推广2.36亿亩,增产油菜籽55.4亿公斤,新增产值154.7亿元。陕西省劳模、全国劳模、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在他荣获的众多证书中,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奖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如今,李殿荣依然奔波在育种一线,数十年如一日守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守护着人民的“油罐子”。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冯佰利、张正茂、胡银刚等曾多次往返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丝路沿线国家。他们将小麦、荞麦、糜子等10类作物共计73个品种植根在“中—白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双方在小麦、糜子、荞麦、胡麻、马铃薯、食用豆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农田杂草防控、农产品加工与国际贸易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自2016年以来,杨凌已经成为中国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携手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粮食科研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杨凌已建立了包括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北哈州,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等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种子种在地上,只有向下生出根芽,才能向上长出嫩叶,根扎得越深,枝才能越茂。农科城杨凌就是一颗扎根沃土的种子,正深耕在“一带一路”这片广袤土地上,把农耕文明的良种传向“四海八荒”。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