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3版
发布日期:
贫困放牛汉“翻身记”
文章字数:775
  近日,记者和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宣传部的干部穿过宁静的南江湖大坝,跟随驻村工作队来到该县城关镇友谊村,寻找大山深处的养牛人杨文才。曾经被识别为贫困户的杨文才,家在半山腰上,放眼望去能看见一排排牛棚,和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见到我们,他的妻子余德英打开其中一个“牛棚”,里面堆积了大量草料。
  2001年杨文才开始建牛棚,大量养牛,由于刚起步设施简陋、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小牛死亡率很高。
  “我养的牛都是老品种黄牛,可以在雪地里睡觉,第二天晒会太阳就好了。”老品种黄牛非常稀少,有时一个村都很难找到一条,一头牛要3到4年才能出栏,加上高死亡率,杨文才的牛越来越少了。
  但杨文才始终坚信,自己用传统方式养出来的牛,绝对更有优势,只要不放弃,一定能走出一条养牛致富路。2015年全国迎来了脱贫攻坚大时代浪潮,杨文才所在原七坪村整村被识别为贫困户,得知杨文才的情况后,村里找来了畜牧中心的专家,从圈舍、喂养、配种、护理等方面对杨文才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培训,并且每年定期上门指导。
  “畜牧中心的领导经常上门来指导,帮扶干部也时刻在关心,现在死亡率已经基本已经降到了最低。”杨文才说,技术也逐渐成熟,腰包也鼓起来了。“去年卖的活牛和牛肉加起来有20多头,毛收入大概30万,今年还有200头左右。”杨文才笑着说。
  这几年靠着养牛的收入,杨文才在县城买了新房,2019年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儿子也考上了海南大学。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一年养几百头牛,单靠杨文才夫妇俩是忙不过来的。杨文才雇了两个人全职养牛,还有几十亩玉米秆的耕种和收割、宰牛都需要人手,杨文才首先想到的就是雇佣本村的贫困户,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这几年,每年给工人的工资将近8万元,两个孩子都劝我们不要养了,太辛苦了,但是我还想继续坚持下去,自己赚钱了也要把乡邻都拉一把。”杨文才说。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王革委通讯员唐琳)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